無色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6章 真武道兵,玄黃方真劫,無色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東境與中境界限自古不太分明,除了最北端的黃石府與最南端風華群山,大致算是分界,中間府縣劃分,歷朝歷代一向在東境與中境間徘徊。

正朔朝龍興之地在東境,因此帝室對東境多有偏愛,兼之又是江河下游、漕運發達、盛產魚米之地,所以兩境間搖擺的府縣,大多劃屬東境。

後來因為中境妖禍,原本這些劃屬東境的府縣便成為大量百姓逃難首先抵達之地,收容難民之際,也要面對洶湧而至的天外妖邪。

因為缺乏地利險要,當時朝廷大軍與方真修士對抗妖邪時常陷於下風。昔年剛剛嶄露頭角的霍天成上書昶王,要在抗擊妖邪的前線興建烽燧堡壘群,打造能夠守望互助的防禦陣線,如魚鱗次第交疊,未來反攻也是以堡壘群步步為營,向前推進,將防禦陣線壓縮成進攻前鋒。

尋常將領過往從未有過與此等悍不畏死、數不勝數的妖邪作戰,方真修士中也鮮有像霍天成這樣提出適用方略者,於是得到昶王准許,並且大力發動自中境逃難而來的百姓,精壯者編為輔兵民夫,讓霍天成帶領營建防線。

說是要營建防線,但這件事做起來一點都不容易。天外妖邪幾乎是每時每刻都在侵略,為了讓妖邪攻勢稍緩,使得朝廷大軍與民夫可以安然營建防線,霍天成主動率領一批方真修士,直入妖禍焦土八百里,牽制妖邪動向。

這可以說是真正讓霍天成名動天下的一役,自從羅霄宗在玉皇頂一戰後分崩離析,玄黃方真道面對天外妖邪皆如驚弓之鳥。只有霍天成能夠逆妖禍而行,甚至創造出百八修士殲滅十萬妖邪的戰果。

短短兩三年的功夫,受霍天成牽制、困阻、殲滅的天外妖邪,幾近百萬之眾,是外人無法想象的數量。更難得的是,在這段日子裡,霍天成總結出大量針對天外妖邪的戰術。

小到一名修士單獨面對成百上千妖邪,需要如何步步後撤、佈下陷阱阻擾,傳遞訊息給同道、及時提醒邊關防線;大到方真修士聯手合力,要怎樣節約法力、攻防輪替,因各人情況分工不同等等。

更別說霍天成即便惡戰間歇,還不忘提筆編撰《論修士十人陣器具配用》、《三才變陣講》、《攻勢形述》等文,給太玄宮後來培養鬥戰派修士,提供了絕佳講學基礎。

在霍天成帶頭引領下,短短十年間,便有一條初具規模的防線挺立在妖禍面前,南北相繼約兩千多里,兼具水陸,有三關、七城、九連堡等等,更別說眾多烽燧隘口。整個防線並不是一整條邊牆,而是相互巢狀、彼此交織的深廣陣地,有時候面對妖邪過多,需要將其引入幾個堡燧縱深之間,能夠匯聚更多人手與兵馬圍堵剿殺。而這大多也都是霍天成的創見。

而在這片防線之後,按照霍天成的提議,將部分逃難百姓就地安置,開墾荒地、興建村社,一方面減輕逃難百姓散入東境各府縣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也是為常駐防線上的朝廷大軍提供糧草輜重。

霍天成手段一貫雷厲風行,甚至在某些官吏看來近乎苛厲。因為得到皇帝陛下的恩眷,霍天成經常做先斬後奏之時,提拔任用只看幹事能力,甚至被御史言官斥為“販夫掌國帑,走卒司禮教”。

參本遞到陛下龍案上,硃批竟是一句“韻律不合”駁了回去,逼得好幾位御史大人棄印辭官。

只可惜這招欲擒故縱根本沒引起皇帝陛下的留心,直接撤換御史臺,連府衙都直接改成太玄宮修士研製符咒的朱籙部。

霍天成平日裡辦公坐鎮之地叫做甘露關,隨躡雲飛槎迴轉東境,他根本沒有跟著一路回到江都,抵達東境後便領著弟子飛向甘露關,處理事務。

“霍帥,這是昨天剛到的器物清單,請您過目。”一名膚色棗紅的初老男子說道。

不同人對霍天成的稱呼也不同,他的弟子自是叫師尊,太玄宮或其他修行同道尊稱“霍道師”,由他本人統領的十二辰道與邊關兵馬將佐官吏,則多數叫一聲“霍帥”,即便霍天成本人並無將帥職務。

這位紅臉男子就是霍天成從市井中提拔起來之人,名叫辛宏。早年間是漕幫的會計,專門幫漕幫背後的金主們貪墨財貨,幾十年未被查出。

後來妖禍爆發,中境淪陷,已無需漕幫運轉財貨,海商興起更是一記重創。辛宏因為知曉太多秘聞,被昔年東家派人追殺,他一路攜金逃亡,逆難民奔逃方向,來到剛要興建防線堡壘之地,打算藏身民夫之中躲過風頭。

只可惜辛宏藏金被工頭髮現,那時節很亂,工頭打殺民夫也是常有的事,若非霍天成剛好路過視察,辛宏估計會被活活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天1:古玄動天

曹玄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