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語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5章 少林(七),被封禁的名字,別語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是他們想到了從天竺取走經書的玄奘大師。玄奘大師精通漢、梵文字,又通佛家義理,當是他們的不二領袖。於是他們來到大唐,想迎回玄奘大師。”
“嗯?這一段歷史上怎麼沒有記載?”張半寥表示懷疑。
釋延覺搖頭嘆息:“當是的唐朝皇帝怎麼肯放,好不容易取來了大乘佛經,怎麼可能再還回去?所以當是的皇帝只是找人看守玄奘大師,不讓其有機會出走長安。”
“這不可能!”張半寥搖了搖頭,“若玄奘大師果真是得道高僧,那麼其法力也罷,佛法也罷,當是當時無敵,怎麼還會受一個區區人間帝王的約束?”
“阿彌陀佛!”釋延覺一聲佛號,“張兄我且問你,大唐盛世之時長安彙集了天下多少奇人異世,誰能說得清?光是官家房主在外的便有袁天罡、李淳風之流,其餘在民間能人異士更是如過江之鯽。世人只知道太宗皇帝那句‘天下英才盡入我彀中矣’,卻不知他那句話究竟為何所說啊。”
“嗯?”張半寥皺眉說道,“太宗皇帝說這句話應該是因為科舉制度的實行才說的吧?”
“怎麼會?”釋延覺搖了搖頭,“科舉擇人為官,平填豪閥與寒門尚且不能完滿,又怎會囊盡天下英才?”
張半寥皺眉思索,而後點頭說道:“不錯!”
釋延覺繼續說道:“所以玄奘大師便被送進了西明寺。說起這個西明寺明著是一處寺院,實際上卻是一處牢籠。這一點張兄你應該深有體會。”
張半寥一愣,隨即想到了自己所在的湖畔半寥宅,點了點頭。
“所以玄心大師是被唐朝皇帝給囚禁了起來。任憑天竺的來人如何努力也無法將玄奘大師救出。而玄奘大師又感念天竺那爛陀寺在昔日贈經之恩情,鬱鬱寡歡,終於圓寂。”說到這裡,釋延覺輕誦一聲“阿彌陀佛”,隨即才嘆息說道,“原本以玄奘大師的佛法修為,如何不能成佛。只是他心中牽掛太多,所以轉世重修。替天竺、世間重塑一個那爛陀寺。”
釋延覺說出這些之後低眉垂首,似在感懷玄奘。
而張半寥則是聽得一陣激盪:“這玄奘大師如此說來在圓寂之前也是發下宏願的了?”
“宏願?”小云迷惑不解。
“宏願便是修佛之人發下的大願。如我佛慈悲的地藏王菩薩發下過宏願便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如有類似之誓者,在宏願沒有達成之前是不會成佛的。”釋延覺如是解釋。
“嗯?”小云馬上重複這句話,“宏願達成之前不會成佛?”
“正是!”釋延覺點頭。
“可是……”小云終於決定要和盤托出,因為他發現釋延覺所說與自己當日所見有極大的聯絡,“先前我與若雲在無意之中進入那爛陀寺之後恰逢玄心大師圓寂。玄心大師伏妖金缽之中因為沒有一個大妖,所以佛光未曾灑下。然而眾多大妖紛紛捨命投身金缽之中時,佛光去而復返。而玄心大師也得佛光加身,有了成佛的機會。只是……”
釋延覺皺了皺眉:“如何?”
“只是玄心大師在空中說得真切:佛說眾生平等,不可輕生。所以玄心謹記佛訓,不敢妄動殺念。是以下山降妖除魔、度化世人百餘年,金缽之中不曾有一妖性命。若是因為這一點玄心無法成佛,那麼這佛不成也罷!說完他就自己震碎佛光,選擇了圓寂。”
張半寥聽得鬚髮飛揚:“好一個‘不成也罷’!這玄心大師當真是一位性情中人!”
然而釋延覺聽罷卻是皺眉不語,良久之後他才搖頭說道:“此事貧僧沒有親眼所見,不敢妄下斷言。但是若以我佛所說應該便是玄心大師尚有宏願尚未達成。而這宏願也極有可能是因為玄奘大師!”
“嗯?”張半寥聞言一愣,隨即看向小云,“雲道友覺得呢?”
小云搖頭:“我於佛家不太瞭解,也說不好。”
張半寥皺眉再次想了想,搖了搖頭,轉而問道:“說了半天你還沒說到這那爛陀寺跟玄心有什麼關係呢。”
釋延覺頓了頓才說道:“原本以玄奘大師所願是他幫天竺重塑一個那爛陀寺。可是在他圓寂之後留下了佛骨舍利。這些佛骨舍利被天竺而來的高僧獲得了,便手捧佛骨返回天竺。然而唐朝皇帝怎會讓聖僧佛骨落入天竺之手,便派人追回。天竺僧人急切趕回途中不慎將佛骨遺失,自責而死。但是玄奘大師的佛骨舍利卻沒有真的沉落江海,而是自發凝在一起,真個重塑了那爛陀寺。”
“怎麼可能?”張半寥搖頭,“這等造化等於無中生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