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語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4章 米壽(六),被封禁的名字,別語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吃飯的時候若雲當真是感受到了老六所說的“來自舒安城張家的熱情”——他們四個人卻是八菜一湯。
菜是醬牛肉、炕豆腐、燉排骨、鮮筍炒肉、香椿拌豆腐、小黃魚、乾絲香腸、高湯娃娃菜。
湯是酸辣湯。
菜裡的楊家醬牛肉是老六在若雲跟前反反覆覆唸叨了多年的,自然不能錯過。略微有些紅黑交接的牛肉切得厚度剛好,入口感覺鹹香中帶著一抹甜,細嚼之下滿口鮮香。
若雲吃了一口不由得看向老六讚道:“難怪你老是念叨這醬牛肉,當真是好吃!”
老六咧嘴笑道:“對吧,你再嚐嚐這炕豆腐,我媽的手藝!”
若雲隨即轉向一盤色澤偏褐,又有些金黃色在裡面的豆腐燒白菜。他夾了一塊放在嘴裡,只覺得豆腐表皮略帶酥脆,內裡卻十分爽嫩。最值得一提的是豆腐竟然十分入味,有鹽味跟青菜味——要知道豆腐難做,只要入了鹽味味道便十分鮮美。如今又有了白菜的味道夾在裡面,味道不可謂不香!
更讓若雲詫異的是這炕豆腐竟讓他想起了小時候在老家幹著農活,回家的時候偶爾有一道菜便是奢望。尤其是大娘拿了黃豆換了一塊豆腐,就著農村的土灶跟鍋,因為家裡窮也捨不得多放油,只是一點油抹了鍋底防止粘鍋便將豆腐打了,撒上點鹽巴放在土鍋裡面煎,煎了兩面結了一層褐色的“痂”再放上蔥花,而後半碗水煮開了放上自家種的白菜,大塊白菜下鍋燉熟了出鍋。
大片的白菜葉子裹著外面結痂裡面爽嫩的豆腐含著熱氣大口吃著,那算是若雲小的時候難得的美味了。
而今再次吃到這炕豆腐,加上老六媽媽明顯是多放了一點油,且又是文火慢煎,無論是豆腐的樣子還是口感都要好於小的時候太多。
若雲一口豆腐入腹,忍不住鼻子一酸,看著老六的媽媽說道:“阿姨這道菜一下子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吃的炕豆腐了,真的事兒時的記憶!”
老六媽媽似乎也知道若雲的身世,點頭說道:“過去那個時候是條件不好,總想著炕豆腐的時候能多放一點油,是不是?今天在阿姨這裡滿足你這個願望,來,多吃一點!”
若雲重重點頭,接著嚐了後面幾個菜,每一道菜味道都有特色。
如鮮筍炒肉的特點是脆口爽利——鮮、辣!
香椿拌豆腐是時令菜,異香濃郁,有些人吃不慣,有些人卻是愛不釋口——如若雲之類。
小黃魚是冷食,是買來的速食貧,味道不錯。
乾絲香腸給若雲的感覺是鮮嫩、淡香。
高湯娃娃菜則是鮮!
燉排骨不用說了,一個字:香!
最後一個湯酸辣湯當真是應了“酸辣”二字。若雲喝得汗流浹背,跟著老六一樣一邊喝一邊直扇舌頭,同時還十分暢快地再盛一碗。
最後則是老六媽媽從櫃子裡拿出了一瓶酒,沒有商標沒有年份。但是看著明黃色的酒漿若雲便明白這酒已經藏了有些年份了。
他不禁有些動容,席間起身擺手連說“當不起”,卻被老六一把按在椅子上說“不必客氣”。
老六也罷,老六的家人也罷,沒人把若雲當外人,是以若雲自己也沒有太過客氣,最終跟老六一起敬了老太太,也提前給老太太拜壽了。
老六率先拿出了那副從楊懷林那裡求來的大幅壽字,席間展開給老太太看了一眼之後老太太十分滿意,手捧著卷軸愛不釋手。
若雲看得出來,老太太絕對是懂字之人。
因為老太太只是瞥了一眼便說道:“這字寫得有功底,看這壽字應該是從魏碑、隸書起的筆,年齡應該也不是很大,六十歲左右吧!”
若雲跟老六紛紛相視一眼,直言老太太神了。
因為楊懷林六十一。
老六忍不住問道:“奶奶,您是怎麼看出來的,您認識這楊懷林老師?”
老太太搖頭:“我一輩子沒出過舒安城。但是早年的時候不是讀過書也練過字麼。以前讀書的時候經常聽先生對著旁人的字說道,聽得多了也就聽出了一點門道。他說過不同的人寫出來的字大小、結構也都不一樣。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的心情下寫出的字也不一樣。”
若雲若有所思,趕忙問道:“可是奶奶您是在怎麼看出來他的年齡的呢?”
老太太指了指“壽”字:“你看這個壽字,裡面包含了魏碑與隸書,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寫字肯定是上了年紀,練了很多年的。你再看下面的八個字,行止有度,用筆遒勁,正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