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3章 汴城之困,糰子駕到,八角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月十二,立冬。
今年的冬天來的格外的早些,燕國的各州郡早早的便按照舊曆祖制大擺宴席期許來年,連久不臨朝的大燕皇帝都親臨早朝,為眾大臣賜發冬衣,以顯皇恩。
可大燕的汴城此時,卻像個死城,看不出一點兒節慶的模樣。自從起兵增援的齊州青州兩路人馬被斬斷於中途後,原本頻頻飛書示好的金州與華州的兩州太守陡然斷了訊息。有探子回報,宋伯威這段時間增兵,增援比起兩軍剛剛對壘的時候,底氣似乎又足了幾分。
宋伯威圍城已經數月,米團、趙虞還有周家父子原本遙相呼應的三路人馬,現在已經被生生切斷。米團的人馬被宋伯威死死困在汴城,進不去出不來,既無糧草亦無增援。
冬日漸近,日短夜長。天氣越來越冷,很快就要到滴水成冰的日子了,而軍中物資缺乏,宋州的補給又運不過來,時至今日將士們不僅沒有足夠的冬衣禦寒,連糧草也幾近告空。
遙想出徵之前,周家父子與趙虞擁米團為人皇,皇旗與米字旗同起。這一次米團終於不再推拒,坐北朝南,稱尊受禮,順便兼任了大都督一職。她同時任命裴貞為長史,傅長雪為大軍師,三人共領兵馬大權。
傅長雪睿智,裴貞多謀,米團心懷仁德,體恤軍中將士,亦有韜略。大軍一路北上勢如破竹,斬奸除惡,頗得民心。如今即便是北上受阻,宋伯威圍城,軍中依然井然有序,無一逃兵。汴城之中,亦不曾生變。
冬天的夜晚越來越冷,守夜計程車兵身穿單薄秋衣於蒼茫夜色之中,凍的瑟瑟發抖。汴城百姓不忍兵士受凍,拆了自家的棉被,給軍中兵士縫製冬衣,送到了米團的面前。
米團看著一件件湊拼西湊,由一塊塊碎布縫起的冬衣,眼眶一陣刺痛。
圍城數月,軍中的日子不好過,百姓的日子更加艱難,她何嘗不知道呢。
為了穩定民心,傅長雪將城中所有的官糧補給全部收繳,集中在汴城太守的庫房裡。每日按量分配,布粥接濟。
可時至今日,也是再無餘糧可布了。
百姓吃不上飯,還要將自家過冬的棉被拆來給士兵們做冬衣,她米團身為人皇,身為大都督,真是罪無可恕!
她抬起頭,看向奉來冬衣的李珠兒問道:
“送冬衣的百姓何在?”
“陛下,送衣服的老百姓大軍師已經差人送回去了。”李珠兒拱手回道。
“大軍師?他人現在何處?”
“大軍師現在正在書庫與長史大人議事。”李珠兒恭恭敬敬的答道。
自從米團在宋城打起皇旗,李珠兒便覺得她的眼中少了些什麼,又多了些什麼。她看起來更為冷峻,嚴肅。往日裡常掛在臉上的笑容,現在已經很少看到了。也很少像在江州那般與他說笑了,只有從她口中輕聲喚出的“珠兒”兩個字,讓他心中溫熱。
如今汴城情況危急,米團已經多日未曾休息了。她和傅長雪,裴貞三個人要麼在書庫研究地圖,商量對策,要麼就趁著天矇矇亮的時候去前哨探查敵情。李珠兒看在眼裡,卻什麼都不能說,心裡別說多難受了。
眼下正是這裡倒也沒有什麼人,李珠兒看著米團蒼白的臉色,緊抿的嘴角剛張了張,想說些什麼,可一抬頭看到米團掃向他的目光,又沒了底氣。
米團見李珠兒這般,只當是傅長雪那邊出了什麼事情,當即嚴厲了起來,沉聲問道:
“到底怎麼回事?幹嘛吞吞吐吐的,有話就說,有事就秉。莫不是大軍師那裡出事了?”
米團越想越覺得心裡不踏實,站起身來便要往書庫去,被李珠兒一把拉住。
“珠兒,你這是?”
“我擔心你!”李珠兒低著頭,忽然悶聲說道:“你好幾天都沒睡覺了,也不怎麼吃東西。人皇陛下的身子也不是鐵打的,我真的,擔心你,米姐姐。”
李珠兒的手,是顫抖的。他的聲音越來越小,他的頭越垂越低,可拉著米團的手卻未曾鬆開。
這個孩子。。。。。。
米姐姐這三個字,她似乎很久沒聽他叫過了。這三個字彷彿與江州,與她的年少時光一起,被拋進了回憶之中,與這肅殺的征程徹底隔斷。
時光在她的身上流過,讓她的心變冷,卻讓李珠兒長大了,從一個淘氣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懂得體貼他人的溫文少年。
“珠兒,謝謝。”米團輕聲說道。
她的手輕輕握住李珠兒顫抖的手,他的手很熱,將她冰冷的手,連同心都溫暖了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