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九章 盛唐,大唐不良人,庚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阿史那社爾這些名將,藩將,無不都是過了六十耳順之年。

高宗朝前期,正是靠著這些老將、名將,才支撐起大唐的武德。

這是太宗李世民為李治留下的遺產。

也是大唐的幸運。

在古時,古人的壽命遠不如後世,四五十歲,已經可稱高齡。

到六七十歲,還能提刀上陣,那簡直是個奇蹟。

而這樣的奇蹟,在李世民、李靖、李積、蘇定方等將領的身上,一再上演。

簡直是上天眷顧大唐。

但凡蘇定方或者李積未能撐住,在六十以後臥病在床,或者病亡。

那大唐對外征戰和滅國的歷史,只怕都要大大改寫。

不過,時間走到龍朔三年,隨著大唐征服高句麗。

屬於老一代名將的榮光,已經快要走到盡頭。

李積今年已經年逾七旬。

打完高句麗這一仗,李積再也支撐不住。

他也該頤養天年了。

蘇定方比他還大兩歲,已經七十有二。

這兩位的年紀,就算在後世都是爺爺輩。

何況在此時。

隨著這兩位支撐大唐半壁的名將老去。

唐軍將領中,確實會出現一陣青黃不接的情況。

至少最近幾年,唐軍中,還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接替蘇定方和李積的位置。

能夠統領全域性,打那種以少勝多的滅國級大戰。

蘇大為走神的時候,劉仁軌已經走上城頭,站在他身側,向下看了看。

此時是唐軍剛剛全部佔領平壤城,正在清點收穫,以及追捕逃人,正是最混亂的時候。

無論多麼自稱是“仁義之師”,古代這個時候,在破城的時刻,都難免混亂。

何況唐軍中,無論是李積還是其餘的將領,都默許唐軍劫掠一日,以鼓舞士氣。

現在不比太宗時了,打仗若不來點劫掠,不給將士們分點財物,意味著這些自備武器馬匹乾糧的府兵,外出作戰數年,流血流汗,可能會顆粒無收。

如果命不好,在外陣亡,在大唐的妻兒老小,生活都會陷入窘迫。

在太宗朝時,李積尚敢對李世民直諫,說將士們千里迢迢,冒著矢石,不畏犧牲,浴血奮戰,是為了陛下承諾的財物。

如果陛下不兌現承諾,只怕會傷了眾將士之心。

可是在李治朝,已經很少有人敢這樣直諫了。

最大膽的還數劉仁軌那次。

上書李治歷數軍中之事。

可惜也沒得到回應。

像李積這種善於謀身之人,更不會冒著風險去提諫議。

但是他是從底層一路拚殺出來的名將,深知兵卒之苦。

不能讓士卒太苦,可也不能駁了陛下的意思。

夾在中間,這仗,難啊。

這種條件下,最終仍消滅了雄踞遼東的霸主高句麗,可以說有極大的運氣成份。

如果不是泉蓋蘇文死了,如果不是泉男建他們兄弟火併內鬨。

如果不是有了帶路黨。

如果不是蘇大為在大同煤,一次將八萬高句麗軍用水淹沒。

最後結果如何,殊難預料。

兵法有云,十則圍之。

唐軍加起來兵力不超過二十萬。

而若高句麗城還有八萬雄兵。

就算是李積率軍圍城,也未必能敲開平壤城的硬殼。

之前蘇定方,不也是對平壤圍城了嗎?

最後還不是對這堅城束手無策。

不得不解兵而去。

蘇大為一戰淹沒高句麗八萬人,從軍心士氣上,對平壤城以致命打擊。

當時站在平壤城頭,可以親眼看到被洪水洶湧吞沒的八萬高句麗精銳。

那種心靈震撼感,絕非任何筆墨可以形容。

所以李積在接到戰報後,才會驚喜失態。

憑著他多年作戰的直覺,嗅到了決勝的戰機。

……

哭喊聲好像從極遙遠的地方傳來。

夾著某種肉類燒焦的惡臭,隨風揚起。

黑白色的餘燼從天空飄落。

劉仁軌回過神來,向城下看了一眼,看著城內城外不同的兩個世界,微微嘆息一聲,轉向蘇大為。

“蘇都督,你在想什麼?”

“劉刺史,你看,這圍城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地藏王

地藏王佛

穿進二百人男團中

遠上天山

三國:從夷陵之戰,打到羅馬帝國

空心淚

道友,吹簫不?

未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