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章 惡意,大唐不良人,庚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次的案子,我思索良久,後來悟到,不是有人想殺我,而是我的存在,破壞了某種平衡的默契。”
“平衡默契?”
李博咀嚼著這個詞。
“今上是我看著從登基以來,開始被長孫架空,到一步步奪回權力,很多事……”
蘇大為斟酌了一下用詞,用肯定的語氣道:“旁人都小瞧了陛下。”
許多事當時不清楚內情,但蘇大為做為親歷者,事後回想,便能琢磨出一些東西。
這麼些年下來,哪怕他是政事小白,也漸漸有了幾分靈性。
就拿最簡單的一事來說,當年的長安,無論是高句麗的異人,還是倭人細作、百濟間諜,西域各國乃至突厥,似乎全天下的敵人都雲集在長安了,都在暗中窺視著。
而大唐皇帝李治,卻像是毫無所察。
大唐的異人呢?
太史局?
竟像是死了一樣。
直到蘇大為向李治進言,建立都察寺,李淳風又與十萬詭異之主,熒惑星君重新訂下盟約。
長安的環境才安定下來。
那些外來的間諜細作,才無法繼續猖獗。
過去,蘇大為以為那是自己和都察寺的功勞。
但是近年來,他越來越覺得……
之前漏漏百出,被外來異人和間諜輕易滲透的大唐,只怕是李治有意為之。
所謂能而示之不能。
當時的李治,在長孫無忌巨大的威壓下,舉步維艱。
唯一完全屬於李治能掌控的,只有太史局這類異人組織。
按蘇大為對李淳風和太史局的瞭解,他們完全有能力將那些外來的異人驅逐,將潛入長安心懷鬼胎的敵人清洗掉。
但結果並沒有這樣做。
現在想來,理由只有一個,就是給長孫無忌製造麻煩,給長孫無忌掌控下的大唐,增加不安。
只有把水攪渾,李治才有機會,奪回屬於他的大權。
放任外來力量滲透,就是借這股力量,來達成某種目地。
這一切,雖然只是蘇大為事後的腦補。
但他相信,離真相已經八九不離十了。
現在看,長安那些細作和潛伏異人是何時被清除掉的?
從時間線上看,基本就是李治親自掌權後,特別是以長孫無忌徹底失勢,被奪職外貶,為一道分水嶺。
如今的長安,商貿繁盛,萬國來朝。
何曾聽說有什麼突厥狼衛,有什麼半妖詭異作祟?
李治的隱忍。
李治的謀劃,非常人所能及。
這是一個真正繼承了太宗李世民基因的雄主。
他對權力的敏銳和掌握,遠遠超出普通人的想像。
李恪試圖染指那個位置,所以李治借長孫無忌之手將其除去。
長孫無忌試圖掌握大權,隨即長孫無忌徹底失勢,被清除出朝堂。
當然,李治還借用武媚娘做他的白手套,將武媚推到臺前,做一些自己不方便去做的事。
原本,內外朝的平衡被李治處理得如同一件藝術品。
但蘇大為的歸來,打破了這一切。
從心裡說,李治必定是不想蘇大為回長安,攪亂池水。
但他又不得不急召蘇大為回來。
以蘇大為在外面折騰的情況,若再過幾年,挾著征服倭國列島,穩定百濟熊津都督府,助李積攻破高句麗的功績,只怕真要變做尾大不弔。
按大唐慣例,在外立了軍功的將領,都要及時調回長安,令擇能臣去鎮守地方。
若有戰事,再從長安調往別處任命。
杜絕一切能令將領在地方坐大的可能。
所以李治不得不將蘇大為調回來。
也必須將蘇大為調回來。
但,這樣一來,就引發後續一系列的問題。
首先是一直被李治暗中壓制的武媚娘,手裡終於有一支實際的力量,具有威脅性的力量。
之前武媚手中屬於朝堂中的勢力,唯二隻有許敬宗和李義府。
就算這兩人,究竟是更忠於李治,還是武媚娘,不言自明。
所以武媚娘對外朝,其實毫無能力。
但蘇大為回來,便不一樣了。
以他的功勳,必然要授予實權。
而蘇大為對武媚孃的忠心,毋庸置疑。
這一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