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五章 沒有仁慈,大唐不良人,庚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宗李世民準備親征高句麗,這時李靖已經73歲了,太宗命他隨行。

李靖表示臣雖然很想去,但是年邁體衰,真的去不了啊。

結果太宗撫其背說“勉之,昔司馬仲達非不老病,竟能自強,立勳魏室。”

當年司馬懿雖然看起來病歪歪的,然而他卻很能幹,在魏國建立了功勳,你可以向他學習。

懂歷史的都知道司馬懿晚年在魏國幹了些什麼。

李靖一聽,嚇得立刻表示願意隨行,行至半路,因病無法再隨軍,停在了相州。

此後更加不問政務。

直至貞觀二十三年病死。

你品,你細品。

大唐兩大軍神,一為李靖。

李靖之後,要數李積,也就是徐茂公。

那麼太宗又是如何對待李積?

據史載,有一次李

積得了急病,給他治病的醫生為他開了一個奇特的藥方,藥方的藥引,須人的鬍鬚燒成灰和藥服用。

李世民親自去探望,聽到醫生如此說,立刻剪下自己的鬍鬚,給李積入藥。

古代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李世民這個動作,大概相當於曹操割發代首。

李積感動得連連叩首哭泣,把頭皮都磕破了。

一位君王能為臣子做到這樣,古未有之。

可以說,對李積是相當的好。

而且太宗用人,是有著很清醒的認識的,誰有什麼才能,誰適合放在什麼位置,他心中有成算。

太宗對李積是培養做顧命大臣用的。

一次宴會上,趁著酒勁,太宗親口對李積說“朕準備把年幼的太子託付給大臣,沒有誰比卿更合適的了。你以前對李密很忠心,難道你會有負於朕嗎?”

這話,不好捉摸。

當時李積表示很激動,咬破手指,以血立誓,並且喝得大醉。

太宗見他醉了睡過去,解下自己的御服親手披在他身上。

醒來後,又把李積感動得一塌糊塗。

但是……

凡事就怕“但是”二字。

雖有剪龍鬚,披御衣的恩寵,在貞觀二十三年,太宗重病,自知不久於人世時,他對李治有過一番交待。

“你對李積沒有恩惠,朕將貶他為外官。

朕死後,由你授給他僕射之職,讓他對你感恩。”

遂派李積出任疊州都督。

恩寵歸恩寵,信重歸信重,但是該用的帝王之術,用起來一點也不含糊,該推心置腹時,極富於感染力,該理智時,又極其冷靜理智。

這世上之事,原本就非簡單的二元,並不是非黑即白。

而是極其複雜的。

很難用好或不好,去定義太宗的御人之道。

但凡是被太宗信重的,無不感恩戴德,願為其效死力。

似阿史那賀魯這樣野心勃勃之輩,太宗在世時,從不敢有二心。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雷霆雨露,皆是天恩。”

程知節的聲音,似乎從很遠處傳來,令蘇大為從沉思中驚醒。

他看向面前的程知節。

這位唐軍大總管的面上充滿了疲憊,似乎一下子蒼老了許多。

“阿彌,我剛跟你說的,不必多想,就是指點你一下,你現在並不是底層士卒,而是副營正,手下也管著不少人,這次深入突厥人的勢力範圍,我還會給你多配些人手。

放心,都是精銳的好苗子,你大可以恩威並施,以收其心。”

說著,他意味深長的看了蘇大為一眼“有了軍功,日後回長安,對陛下和武后,也有個交待。”

蘇大為心中一動。

從程知節的話裡,品味到了另一層意思。

那就是我知你是武后的人,所以會給你最好的機會,最好的資源,你放手去做。

有了軍功,回去陛下也好重賞於你。

這是程知節在對蘇大為“示好”。

程知節果然不愧是人精,論到人情事故,如何不露聲色把人情做了,只怕唐軍將領裡也找不出幾個比他更擅長的。

蘇大為現在不過是一小小的斥候營副營正,按說與程知節的身份地位,天差地遠。

然而程知節卻不這麼看,他看到的是,自己正在老去。

這一戰,主要為了替陛下清一下軍中的沙子,還有提攜一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精靈之外掛是幸運值爆表

蘋果不需要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