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三章 反者道之動,大唐不良人,庚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媚娘與自己聊天的那番內容。
問題和要做的事很清楚,
但是在媚娘姐話語之外,還有許多未盡之意。
這些,是需要蘇大為好好思考的。
他走到桌前,將袖裡新買的《老子三千言》取出,放在桌上。
又給自己倒了杯茶,仰頭一飲而盡。
入喉的冰涼,讓他精神一振。
在桌前坐下,蘇大為手指在桌上輕輕敲擊著,一下又一下。
雙眼微閉,將下午與武媚孃的談話,從頭捋了一遍。
今天談話的內容,大概分為三個階段。
首先,媚娘姐在宮中的地位無須擔心,她開始就表明,自己與李治站到了一起。
這便是立與不敗之地了。
就算王皇后、蕭淑妃和其她妃嬪加起來,只要李治心不變,媚娘姐的地位就無可動搖。
而且,與皇帝站一起,只怕還有“盟友”的意思。
她體現出自己與別的妃嬪不同的價值。
便是做過太宗才人,受過太宗的言傳身教。
在某些事情的拿捏分寸上,對李治多有建言和幫助。
這二者不僅是男女之情,還有政治生態上的相互依賴。
當然,這些都不是武媚娘說的,而是蘇大為自己琢磨出來的。
第二個階段。
既然武媚娘與李治站到一起,兩然便是一體同心,利益共享。
那麼現在共同的敵人,便是長孫無忌。
因為權力過大,長孫無忌反而成為了李治的威脅。
正常的朝堂上,都是有多個派系存在,大家維持鬥而不破的局面,皇帝高高在上,控制左右平衡。
這是帝王之術,也是馭人之術。
但是長孫無忌因為有扶立李治登基的大功,現在獨攬大權,已經到了李治不得不正視的程度了。
哪個皇帝會願意看到強勢的權臣存在?
古往今來,權臣行廢立之事的還少嗎?
這便是武媚娘表達的第二層意思。
李治不願意長孫無忌繼續膨脹下去,如果此次謀逆案,讓長孫無忌得手,那麼朝堂上山東望族勢力將被一掃而空,只怕到時最危險的反倒是做皇帝的李治。
而山東望族……
對了,說起來,蕭淑妃的出身,也是山東望族啊。
而王皇后背後就是長孫無忌這些關隴貴族。
有趣……
朝堂上的權勢爭鬥,也影響到後宮嗎?
難怪當今皇上李治在後宮一直獨寵蕭淑妃,都生好幾個皇子皇女了。
反倒是和王皇后,始終無所出。
這裡面,也是值得細品。
蘇大為想著,手指無意間翻開桌上的書卷。
一行字,呈現在他眼前。
不知為何,他的雙眼一下子就被吸引住,藉著燈光緩緩念出來:“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唐時還沒有後世成熟的標點法,字句之間,只是稍留空隙,如何準確斷句也是一門學問。
蘇大為對這句話並不陌生。
稍一思索便理解了。
迴圈往復的變化,是道的運動,道的作用是微妙的,也是柔弱的。
天下的萬物產生於看得見的有形,有形又產生於不可見的無形。
換句話說,一件有形之物,必然是由無數看不見的無形之物聚合而成。
“剛不可久,盈不可守,一件事過了頂峰,便容易走向它的反面。”
他的手指在書卷上輕輕劃過,自言自語道:“長孫無忌現在就是站在頂峰上,光芒萬丈,卻忽視了,在身後陰影中,一些事物正在悄然變化。”
這句話說出來,蘇大為心裡有些念頭霍然開朗,忍不住想:難怪道家思想能流傳千古,確實把握到了“道”的規律。
古往今來,無論多強大的國家,強大的個人,最危險的時候不是它弱小時,而往往是站在巔峰的那一瞬。
太陽昇過日中,便意味將要下沉。
長孫無忌太過忘形了,對李治有了輕慢之心。
後世不是有句話嗎,叫無知和弱小不是你失敗的理由,傲慢才是。
搖搖頭,蘇大為思緒再次回到武媚娘說的話上。
思索片刻,又品味出第三層意思。
雖然媚娘姐說得很輕鬆,但涉及謀逆大案,多少權謀和衝突在其中,哪裡是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