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八章 風雨憶當年,大唐不良人,庚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貞觀十九年,一直到貞觀二十二年,薛萬徹一直追隨太宗,進行對高句麗的戰爭。
他與房遺愛的交情,也是在戰陣之間打出來的。
所謂一起扛過槍的袍澤。
但是薛萬徹本事大,脾氣更大,常被人在背後說他恃才傲物,盛氣凌人。
在貞觀二十二年,唐軍班師回長安後,薛萬徹的副將、右衛將軍裴行方暗中告他對朝廷有怨言。
英國公李積也說:“萬徹職乃將軍,親惟主婿,發言怨望,罪不容誅。”
唐太宗據此將他免官,流放象州。
貞觀二十三年六月,高宗即位,大赦天下,薛萬徹遇赦回京,並於永徽二年被起用為寧州刺史。
不過恰好他足疾發作,只得先回長安養病。
房遺愛想了想,認真的道:“從貞觀二十二年,到如今永徽三年,四五年了吧。”
“是啊。”
薛萬徹放下酒杯:“這幾年,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究竟為何會被貶?”
“你不是因為背後對朝廷有怨言嗎?”
房遺愛這話說出來,薛萬徹猛地扭頭瞪向他,眼瞳收縮如針。
那裡面,彷彿有看不見的利刃向房遺愛刺過來。
但是房遺愛彷彿沒有察覺,依舊坐在那裡,平靜的看著薛萬徹。
“要是換個人這麼說,我一定一拳打爛他的鼻子。”
“你這脾氣還是一樣倔。”
“呵呵,改了便不是我了。”
薛萬徹用手重重一拍膝蓋,大聲道:“萬徹大好腱兒,行得堂堂正正,就算是被陛下誤會,又何如?我沒有怨恨朝廷,只不過是有人看不過我,在背後中傷。”
他轉頭向著房遺愛認真的道:“我沒錯。”
“我不懂這些。”
房遺愛替他倒上酒,舉杯道:“除了行軍作戰,別的我想想就頭痛,還是喝酒吧,慶祝你回來。”
鐺!
兩隻酒杯輕碰了一下,然後兩個豪爽的男子,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萬徹,那個……”
房遺愛放下酒杯,猶豫了一下道:“有個人跟我說,我跟你都是傻子,不適合混官場,還說當年我們失意,是因為被魏王李泰的事牽連。”
貞觀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圍繞著儲君之位展開了你死我亡的爭奪。
可是從一開始,李承乾就明顯處於劣勢,因為他私行不檢,屢屢暴出醜聞,令太宗失望不已;而魏王李泰的奪嫡呼聲則一直居高不下,因為他有志向,有韜略,聰明穎悟,多才多藝,深受太宗的賞識和寵愛。
李承乾最後不得不鋌而走險,企圖發動政變奪取帝位,可未及動手就被太宗粉碎,李承乾旋即被貶為庶民,不久後流放黔州。
太子出局後,李泰自然就將儲君之位視為自己的囊中之物,因為他不僅本人聰明幹練,胸藏韜略,深得太宗歡心,而且背後還擁有一個實力強勁的政治集團,其中包括當時的宰相劉洎、岑文字,以及一幫元勳子弟,如房玄齡之子房遺愛、杜如晦之弟杜楚客、柴紹之子柴令武等。
就在朝野上下都認定魏王李泰入主東宮已經是板上釘釘之時,年僅16歲的晉王李治就像一匹政治黑馬驀然闖進人們的視野之中。
而力挺他的人,就是時任司徒的長孫無忌。
也正是確立李治要爭奪太子之位後,如薛萬徹、房遺愛這些人,逐一被分化瓦解。
這其中的緣由,細思極恐。
只可惜,無論是薛萬徹還是房遺愛,都屬於戰場上的猛將,但對於人情世故,一竅不通。
兩人甚至都鬧出過類似的笑話,就是娶了公主後,卻不知如何洞房,一時成了長安無數人評頭論足的八卦。
“誰,誰跟你說的?”
薛萬徹一雙眼睛瞪起來,鬚髮皆張,如同一頭怒獅,十分可怕。
“我想想……好像是個不良人,叫蘇,蘇什麼……記不得了。”房遺愛倒吸著涼氣,拍了拍自己的腦袋搖搖頭,他這個腦袋,連看書都記不住,讓他去記不熟悉的人,實在太為難了。
“說的都是什麼狗屁話,咱們只管打仗,朝廷要用我們,自然就會用,別的甭費那腦子。”
薛萬徹拍著大腿道:“酒杯不過癮,可換大碗來。”
“好,換大碗。”
“對了,前幾天吳王找過我。”
薛萬徹眼裡閃過一絲狡猾:“不過我沒理他,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