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六章,大唐不良人,庚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許多軍中中下層將領,自己熟悉的面孔都消失在這一役。
連趙胡兒他們也……
為此,阿史那道真差點真的就翻臉了啊。
好不容易打破吐蕃。
但是,該來的始終會來。
蘇定方,還是在最後時刻,突然病亡。
扶著老師的靈柩,蘇大為開始返回長安之路。
可不曾想,入蜀之後,又接到朝廷的旨意。
將他行軍總管一職撤去。
令他入蜀中黃安縣為縣令。
李治,果然還是那個李治。
論帝王心術。
李治從來沒輸過。
怎麼辦?
被撤熊津都督時沒反。
被撤都察寺卿時沒反。
總不能在眼下,這種局面下反了吧。
蘇大為變得無比順從。
好像是被磨平了一切稜角。
雷霆雨露皆是天恩?
或許是吧。
對著巴山楚雨,他內心對聶蘇,對柳娘子的思念。
又有誰知?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不幹了。
再也不幹了。
蜀中治疫,是他為這個大唐,為聖人李治,也為武媚娘阿姊,做的最後一件事。
在心裡,他已經決定,做完這件事,便要不顧一切,回家,回家。
他累了。
身累,心更累。
大唐,是聖人之大唐。
非蘇大為之大唐。
他身為唐人,無意去推倒大唐,去做親者痛,胡人快的事。
但他也真的累了。
就到這裡吧。
一次次帶著希望,一次次希望破滅。
他終究意識到,想要改變這個時代,憑自己一人,永遠不可能。
而大唐,也或許並不需要自己的改變。
做皇帝?
不是沒想過。
但也只是想想。
那不是除掉一個李治就可以的。
而是要從上到下,將所有的秩序、人,血洗一遍,重新整合,才有可能改變成自己的東西。
那不光是殺人就能辦到的。
而是要做深入的社會改革,權力重組。
否則只會無窮無盡的撕裂下去。
要麼自己成為全大唐之敵。
要麼自己一怒血洗朝廷。
然後大唐各州分裂,軍閥權臣四起,群雄逐鹿。
然後胡人再一次亂華。
有意思嗎?
若這麼做,今後數十年,自己就被綁在那張龍綺上,為這個帝國千千萬萬子民,耗盡每一滴心血。
最重要的是,不會有人感激。
所有人只會在背後戳著他的脊樑喊:看,那個暴君,那個篡臣!大唐並無失德之處,聖人李治乃有為明君!他這個叛逆之臣。
是的,那是一定會出現的。
天下民心,天命還是在大唐啊。
哪怕歷史上武則天另立武周朝,但武則天最後還是得還政於李唐。
為何?
天下這麼大的事,是一個人能幹完的嗎?
真到哪一步,只怕身邊兄弟,第一個會跳出來反對。
與自己決裂。
與其這樣。
不如就維持現狀吧。
他認命了。
帶著防疫之法,帶著堆肥之法,回到長安。
是他對大唐,最大的善意。
也是他的仁心。
做到這一步,立德立功都有了。
也算不枉穿越到大唐,歷練這十八載吧。
只是,後面的事,誰能想到呢?
他的地位是超然了。
權柄是更重了。
聖人與武后也更倚重了。
但是這一切,和小蘇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麼?
所有這些紛亂的念頭,從模糊到清晰。
直到心神回到眼前此刻。
蘇大為向著面前關切的李淳風、丹陽郡公李客師,還有袁守誠長聲嘆息:“為大唐,我已做得夠多了,那種推倒一切重來的事,對我沒有意義。”
“洛陽之事……”
“洛陽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