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六章 朕意已決,大唐不良人,庚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
蘇大為與蘇慶節暗自交換一個眼神,兩人一齊走向武官那邊,在蕭嗣業和李思文下首站立。
雖然還不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麼。
但看這殿中,大部份皆是武官,可以推想,此事必然與軍事有關。
耳中聽到武媚孃的聲音在大殿響徹。
“今日大朝會議陛下泰山封禪之事,諸多外番使臣皆在,居然出了這樣的事,這置陛下顏面於何在?”
武媚娘說這番話,疾言厲色,罕見的透出怒火。
一時間,紫宸殿中,充滿凜然之意。
從武媚娘身上透出的威儀,將人壓得透不過氣來。
蘇大為心中越發驚訝,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麼。
還好,武媚娘將事情大致提了一遍,這才讓蘇大為和蘇定方兩個後來的,知道大致的來龍去脈。
自征服高句麗後,李治考慮自己的身體狀況,不知什麼時候可能會步太宗後塵。
藉著此次開疆拓土之功,他想搞泰山封禪,告慰天地神靈。
百年之後,對太宗也有個交代。
今日大朝會,便是議具體的行程。
大致決定在本月啟程,先前往東都,然後一路巡幸,在明年,到達泰山,完成封禪儀式。
屆時,不光會攜朝中重臣,並及禮部官員,飽學大儒,儀仗車馬,祭品紛呈。
還會率領番邦酋長,以及歸化諸王,並扶余豐、高句麗王,新羅金法敏,倭王高市,以及突厥歸化可汗,西域諸外蕃代表等。
讓天下一齊見證他的豐功偉跡。
可這樣彰顯榮耀的朝會,卻被突然的軍情給打破了。
“吐谷渾沒了,眾卿家說,該如何是好?”
武媚娘代替李治,遍視殿中群臣。
許敬宗看了一眼郝處俊。
兩名文臣,一前宰相,一個現宰相,都沒急著開口。
李積摸著長鬚,眸光閃爍,似在沉思。
李思文不像李積那樣圓滑,不過他習慣冷著一張臉,一時沉默。
倒是現任兵部尚書蕭嗣業沉不住氣,邁出一步道:“陛下,武后,老臣已經看過那份奏報,吐蕃人野心已經昭然若揭,以老臣之見,當速發兵,剿滅吐蕃。”
“不然。”
一直沒出聲的郝處俊此時站出來道:“吐蕃地處西陲,地形難制,我軍勞師遠征,若去,賊勢必遁走,追之不及,若我軍退,則吐蕃故態復萌,此勢難以破賊。
若留重兵駐紮,久則師老疲弊。
戰,則頓兵挫銳,實非良謀。
依臣之見,還是扶立吐谷渾王,令吐谷渾復國,以此牽制吐蕃。”
李治登基之後,一共打了兩場大戰。
第一是在蔥嶺外,對西突厥之戰。
一戰滅西突厥,生擒沙缽羅可汗。
二戰,則是在遼東戰場。
先後徵百濟與高句麗,倭國。
花費了數年時間。
這令帝國的精力,大量被牽扯在這些戰場上。
這對高原崛起的吐蕃來說,是天賜的戰略機遇。
一個大帝國的崛起,勢必要向外擴張。
而且是向富饒之地擴張。
如此,吐谷渾就成了吐蕃必然要攻取之地。
也是吞噬大唐的前進基地和跳板。
這些年,吐蕃先是出兵十二萬,擊白蘭氏,後來不斷攻略吐谷渾。
最後吐谷渾實在是受不了了,國王幕容諾曷缽與弘化公主引殘落走涼州,向李治上表請求內附。
這還了得?
當時大唐與高句麗的戰爭正到了關鍵時候,哪有空管吐蕃的事。
於是便以涼州都督鄭仁泰為青海道行軍大總管,率將軍獨孤卿雲等屯涼、鄯州。
後來又以開武候大將國蘇定方為安集大使,節制諸將,穩定局面。
這等於是大唐在吐谷渾方向,上了雙保險。
一是鄭仁泰,二是蘇定方。
有這兩員大將坐鎮,再加上手裡有幕容諾曷缽這張牌,隨時可以助吐谷渾復國。
待大唐從東面騰出手來。
可以集中精力,將吐蕃給打得滿地找牙。
想法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大概是老天眷顧此時的吐蕃,大唐的佈置,雙保險,居然先後出了問題。
先是鄭仁泰突然死於任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