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七章 己巳日(四),大唐不良人,庚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聖寺內,已亂成一鍋粥。
滂沱大雨中,喊殺聲此起彼伏。
十二名千牛備身,已有四人死於亂刃之下。剩下八名千牛備身則組織起了抵抗,率備身和主杖兩百餘人,死守崇聖殿,保護隨行的王公大臣。與此同時,崇聖寺外,金吾衛也逐漸穩住陣腳,和叛軍站在一處。號角聲,在崇德坊的上空迴盪……
“陛下呢?陛下在哪裡?”
長孫無忌在大殿裡厲聲喊喝。
他雖是文士,但也是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人物。
一開始他有點方寸大亂,不過很快的,也就恢復了正常。
自李淵太原起事,長孫無忌跟隨李世民東征西討,什麼場面沒有見過?後來李世民和隱太子李建成爭奪皇位,在那麼危險的局面下,他也不曾有過半點的慌張。
太平的太久了,以至於都變得鬆懈了!
長孫無忌暗罵自己,旋即發現,李治竟不見蹤影。
“剛才陛下隨上戍主離開了。”
“他和懷玉走了?”
長孫無忌一怔,旋即放下心來。
目光,掃過人群中的一個青年,就見他神色沉穩,絲毫沒有流露出慌亂。
他為什麼如此鎮靜?
長孫無忌眸光一凝,旋即把目光挪開。
那青年,正是吳王李恪。
李治不在,作為太宗皇帝的子孫,他的表現極為冷靜。
手中寶劍滴著血,顯然殺了不少人。
太宗皇帝的孩子,又怎可能會害怕殺戮?
可是,長孫無忌的心裡,卻越發的忌憚起來。
陛下身邊有秦懷玉保護,李恪為什麼表現的如此平靜?
要麼,他心胸坦蕩,沒有鬼;要麼,就是胸有成竹,還有後招。
他的後招……
突然間,長孫無忌激靈靈一個寒顫。
“王福來,陛下是往何處退走?”
“好像是往後門。”
“王賀!”
“末將在。”
一個千牛備身快步走到長孫無忌的面前,躬身行禮。
“速帶人前往靈寶寺,保護陛下。”
“遵命。”
千牛備身立刻領命,喊了一聲,帶走了半數備身,從大殿後門衝了出去。
長孫無忌再次把目光放在了李恪的身上,只是那眸光中,閃爍著駭人的殺機……
高明,高明啊!
不愧是太宗生前最為看重的兒子。
長孫無忌的心情,有點複雜。
如果李恪是妹妹的骨血,該有多好?
連他都被算計了,可見這李恪的心思有多麼深。
希望自己的預感是錯的吧,否則陛下可能真就要危險了。
秦懷玉是異人,手中雷火大棒,據說是隋末唐初猛將羅士信的遺物。
武德五年,羅士信在洺水之戰中死於劉黑闥之手,雷火大棒也落在了劉黑闥的手裡。後來,劉黑闥被李世民所殺,雷火大棒被李世民贈與了秦瓊,一直被秦瓊儲存。
沒想到後來,雷火大棒又落入秦懷玉的手裡。
長孫無忌很清楚,王賀雖然是千牛備身,但終究是普通人。
可惜,李大勇等人如今不在長安,若不然的話,他又何必去找秦懷玉來保護李治?
王賀,怕是危險!
長孫無忌想到這裡,終於按耐不住內心的慌張,厲聲喝道:“發號令,命薛仁貴、蘇定方出擊。”
李恪在人群中聽到長孫無忌的命令,臉色微微一變。
不過,他依舊錶現沉穩,持劍走到了長孫無忌身邊道:“太尉,何不殺出去保護陛下?”
“吳王所言甚是,房遺愛!”
“末將在。”
從宗室人群中,走出一個彪形大漢。
他身高有六尺七寸上下,看上去雄壯至極。
長孫無忌道:“你帶上一百主杖,去配合王賀保護陛下。”
“遵命!”
那漢子毫不遲疑,帶著人就往外走。
李恪面頰抽搐了一下,輕聲道:“房將軍雖勇,但為人魯莽,怕是不妥。
太尉,何不讓本王帶人前去保護陛下?”
“房將軍雖然魯莽,畢竟是文昭公之子。
文昭公靈位在此,他定會盡心盡力,吳王不必擔心。”
李恪臉色再變,笑道:“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