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七章 己巳日(四),大唐不良人,庚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防所有人?萬一他說的有理呢?這次祭拜先帝,已是極為嚴密,卻依舊出了岔子。那些刺客怎麼混進崇聖寺?那些叛軍,又是怎麼回事?究竟是從何而來?

李治慢慢收回了手,輕輕搖了搖頭。

沒錯,萬一他說對了,朕豈不是自投羅網?

他轉身回到屋中,在禪床上坐下。

留在這裡也挺好,實在不行,朕就等他回來?

朕若是現在走了,豈不是說怕了他?嗯,朕要留下來,看這個傢伙究竟想要怎樣。

在電光火石間,李治已想好了留下來的理由。

緊張的心情,也隨之放鬆許多。

他向四周看去,就見一側牆壁上,似乎有字跡,於是站起身來,走過去檢視。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武媚!”

看到這裡,李治激靈靈打了個寒顫,全身的毛孔彷彿一下子全都張開了似地,流出一身冷汗。

看日期,是寫於他登基的那天。

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婀娜的身影,李治的思緒,一下子飛到了九霄雲外。

那是貞觀二十二年的早春,太宗皇帝偶然風寒,病臥床塌。

一天,李治去給太宗皇帝問安,太宗皇帝正睡得沉,在床榻一側,一個婀娜的女子,正在整理奏報。

太宗皇帝那幾年,雖依舊勤政,但身體卻大不如前。

於是他在處理奏摺的時候,會交給一個名叫武媚的才人。有的時候,那奏摺乾脆就是武媚處理,甚至模仿太宗的筆跡,進行批覆。李治當時覺得,這女子很厲害。

太宗皇帝的病始終不見好轉,甚至越來越重。

李治去含風殿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後來在太宗皇帝的首肯下,武媚協助他批示奏摺。

日復一日,耳鬢廝磨。

武媚雖大了李治三歲,卻依舊……

兩人恪守人倫大理,但是內心裡卻已經相互接納。

這樣的日子,轉眼就是一年。

太宗皇帝駕崩之後,李治忙於守孝、登基等一系列事情,漸漸把武媚拋在了腦後。

一年過去了!

當他在這簡陋的禪房裡看到這首詩詞的時候,原本已經忘卻的記憶,如潮水一般在腦海中湧現。

那傢伙剛才說,他是受人之託。

是受什麼人的委託?

還有,他怎麼會帶自己來這裡?他是不是和媚娘認識?若認識,那豈不是說,委託他保護真的人,就是媚娘?

李治的眼中,閃過一絲晶瑩。

他伸出手,摩挲牆壁上的字跡,自言自語道:“媚娘啊媚娘,是朕對不起你!”

那一載相處的時光,也是李治在喪母之後最為美好的時光。

武媚對他很嚴厲,特別是在處理奏疏的時候,哪怕是一點點的錯誤,她都會指出。

但在平時,她又很溫柔,像個貼心的大姐姐。

如今,李治已經登基。

但說實話,他並不喜歡如今的生活。

他想要做什麼事情,都需要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的許可。

雖然他知道,長孫無忌不會害他。可是,他還是有一種傀儡的感覺,很不開心。

而在武媚陪他的時候,雖然嚴厲,卻總是讓他自己做主。

武媚在他身邊,充當著拾遺補缺的角色,而不是長孫無忌他們那樣,什麼事都大包大攬。李治好幾次想要反抗,可礙於長孫無忌的威嚴,最終還是屈服於他們。

這樣的生活,又豈是他所期望。

如果是媚娘在朕的身邊,絕不會是這個模樣。

可是,朕竟然忘了她……朕不該啊,真的是不該啊!

李治一遍一遍的誦讀這首詩,只覺心如刀割。他越想,就越覺得對不起武媚,越想,就越思念武媚。

對了,這裡是她的禪房,那她現在何處?

李治似乎想起了什麼,轉身就往外走。

寺裡的貴人都在大殿,那麼媚娘現在,應該也在那裡!

他走到房門口,正打算開門。

不想這時候,門卻突然開了一條縫。

嚇得李治一個哆嗦,唰的往後跳去,手持橫刀,緊張看著禪房的門。

一隻爪子,從門縫裡伸進來。

沒錯,是爪子,好像是一隻……狗爪子?

從門外,傳來喵的一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百種方式弄死書記

筆下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