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語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九十章 沒有別的手段,退後讓為師來,隱語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無音神王很慶幸自己的小心。
從傳遞出來的力量波動來看,唐玄奘哪怕受了傷,實力依然極為可怕。
不在結晶礦石形成的“削弱領域”中,自己萬萬不會是他的對手。
好在足夠機智,將對方騙到此處,神之境,是龍是虎都要給他臥著。
“走,點兵點將!”無音神王說道,“還有,找到豬八戒他們!”
一眾天神紛紛行動,原本“孤高畫質冷”的神之境,頓時熱鬧起來。
高空中,天威神主一拳轟出。
唐洛不甘示弱,同樣一拳揮出。
拳頭在兩人之間對撞。
對撞的瞬間,漣漪擴散,撕裂雲層
天威神主的拳頭,看上去要比唐洛的拳頭大上太多。
結果倒是天威神主往後退了一段距離。
看了一眼自己的拳頭,天威神主沒有立刻反擊,反而放下手,看著唐洛。
天威神主,曾經的文殊菩薩。
靈山大雷音寺的五位菩薩之一。
五大菩薩,分別是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大勢至。
這五個菩薩,雖為菩薩,但無論是實力,還是地位,都要超過一些佛,其實算得上是三佛之下第二梯隊。
特別是地藏菩薩,乃是最為接近佛的菩薩。
而最廣為人知的是大慈大悲的觀音。
相比之下,另外三個菩薩,就顯得低調了很多——其實地藏也低調,只不過“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宏遠以及實力讓他低調都難。
總有人會提起他。
而五個菩薩中,有三位,原本並非是佛門中人。
當年封神大戰,文殊廣法天尊,普閒真人,慈航道人三位,似乎有感於師門紛爭殘酷。
於是離開師門,投入佛門。
成為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以及觀音菩薩。
關於三人為何投奔佛門,眾說紛紜。
有些人說這是三清給佛門下的“明子”,你如來要佛門大興,可以,但也要給點制衡。
往大雷音寺裡摻點沙子。
也有人說,其實這三個,老早就被如來策反,後來是迴歸佛門。
各種說法亂七八糟的,總歸逃不開什麼陰謀論。
不過就說真實體驗,唐洛倒是覺得大雷音寺、天庭這佛、道兩大魁首,彼此之間並沒有太多對立。
如來、太上似乎是“佛本是道”的豁達、包容態度,並非“道不同不相為謀”。
相反,反而有多合作。
比如地府,就是大雷音寺和天庭共同組建,創立“六道輪迴”。
三個說不定還是“交換生”呢。
但不管如何,三位由道入佛者,在佛門中始終略微有點特殊。
觀音居於南海道場,專心點化眾生,留下諸多傳說。
而普賢、文殊二者,則是深居簡出,極少出現在人前,跟觀音相比,可以說是“宅男”。
唐洛倒是跟兩個菩薩都打過交道。
只是打交道的過程不算愉快。
因為兩人的坐騎,一個被活活打死,一個被打了個半死,僥倖脫逃。
打狗看主人,唐洛偏偏看都不看一眼,照殺不誤。
雙方自然不會有什麼好關係。
基本就是不置一詞,點個頭算是打過招呼的態度。
回憶一下,唐洛和文殊、普賢說過的話,加起來不超過十句吧。
其中還有“你的獅子我殺了,屍體還給你”之類的。
文殊想要領教唐洛的本領,也在意料之中。
“勝佛如今模樣,是山海界破碎之時受了傷?”沒有繼續進攻的文殊·天威神主問道。
“是啊。”唐洛承認,點了點額頭,功德玉蓮懸浮而出,“多虧有這個,恢復了大半。”
“功德玉蓮。本座一直以為,勝佛配不上此物。”天威神主說道,“寶物有德者居住,本座跟此物有緣。”
“你入佛門就學會了這個?”唐洛笑道,“想要就來搶,找什麼藉口?”
天威神主說道:“並非藉口,只是在闡述一個事實。”
他伸手,右掌張開,在身前自左向右橫移,一柄利劍隨著他的動作出現。
從劍刃到劍柄,像是變魔術一樣。
天威神主右手一握,把利劍握在手中。
文殊菩薩有“形象”,右手握智慧之劍,象徵慧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