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都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5章 意識流,文藝界奇葩,肉都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些人在說故事的時候喜歡把文字本身作為第一位,認為具有技巧性的語言是故事最重要的部分。但是這種認知,卻又解釋不了另外一種存在,那就是意識流,或許很多人看到這裡會張大了嘴巴問,什麼是意識流?從來沒人告訴你們什麼是意識流,但是你們在不經意的時候可能會接觸到這種東西,前些日子我在法國的時候,見到過一位作家,拜讀過他的作品之後,我充分感受到了意識的流動特性。我先來給大家說說什麼是意識的流動特性……”
莊言在文章裡面提到了馬塞爾?普魯斯特,為什麼要提到意識流,是因為意識流的作品,在語言上總是有些反邏輯,讓人感覺特別零碎,有些人一眼掃過意識流作品,腦子裡面什麼都留不下來。
而為什麼要提到馬塞爾?普魯斯特,是因為他是意識流文學的先驅與大師,只不過現在他還沒有獲獎,所以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他。
事實上,在原來的世界裡面,馬塞爾?普魯斯特也是在死後,人們才知道他的藝術成就,而在他死後,意識流才興起。
上次在法國的時候,莊言跟馬塞爾近距離接觸了,透過翻譯尼爾,兩人聊了一些關於意識流的東西,只不過他們當時並沒有把這種手法定性,馬塞爾說了一些關於意識流動性的事情,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寫的這些東西到底是什麼,不過在文學方面他有自己的見解。
當時馬塞爾跟莊言聊過之後是十分驚訝的,因為本來在他眼中,莊言是一個實打實的現實主義作家,最多也就是在現實主義前面加一個“新”字,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
但是聊過之後他發現,莊言對於意識特性的瞭解甚至比他還要深入,而且明顯莊言對意識進行過研究和探討,已經有了一個相對系統的理念。
“小說這個話題,小說的構造,小說的技巧,小說的奧秘是說不完的,因為每一個文字,每一個獨創性的文字都會提供一個非常新鮮的小說奧秘,讓人不能窮盡。我們能做的就是思考和探索,而不是把自己囿於對技巧機構這些細枝末節的東西的執著之中。”
莊言敲下了最後一段文字,長長嘆了口氣,語言是傳遞思想的工具,而不是禁錮思想的牢籠,很多人都走入了這個誤區,以為自己掌握了語言技巧就能寫好小說。
他向來認為大學中的文學專業學生在一起,不應過多談論寫作技巧,而應該多多討論作品所表達的思想。這是大學生跟小學生的區別,但是現在很多大學生本末倒置,還在學著小學才會學習的東西。
文章發到fof上之後,他就爬下了床,今天是週六,但是他還要面試司機。
面試從十點鐘開始,所以他不必急著去辦公室。他自己在家裡面做了個早飯,不過結果有些不盡人意,煮的稀飯放水太多,有些稠了,失去了稀飯的意義。
正在吃稀飯的時候,“老年人活動中心”有人冒泡,還艾特了他。
段祺瑞:莊言小子呢,我看到有人罵你。
李伯元:我也看到了,芝泉你要幫忙罵回去?
段祺瑞:正有此意。
莊言聽了他們的語音嚇了一跳,正要回復安撫他們兩句,馬寅初也冒泡了。
馬寅初:不用幫他了,他已經罵回去了,我正在看,還沒看完。
段祺瑞:吆喝,不錯,小子有進步,我去拜讀拜讀。
李伯元:我也去。
群裡又安靜下來,莊言把剛才打的幾個字又刪除了,然後揣著手機去了校長辦公室。
助理方芸以已經在自己的辦公桌就位了,看到莊言過來,本來萎靡不振的她連忙坐直了腰。
剛才莊言沒來的時候,她還一直在報怨,這周到現在連著六天班都是高強度,明天還要過來,這樣一來,她就要連著上十二天班。
光是想一想,整個人就不太好。
莊言對她笑了笑,然後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莊言其實本身沒什麼週末的概念,即便是前世的工作,也很少正常雙休,加班那是家常便飯的事情。
在辦公室裡坐了一會兒,雖然沒到十點,但是已經有面試者提前過來了,既然面試者過來了,那麼面試也可以立即可是了。
莊言把手中的簡歷放下,準備讓方芸叫面試者進來的時候,手機又收到了訊息,是“老年人活動中心”有人艾特他。
馬寅初:莊子言,你這哪是罵人啊,明明是一篇學術論文嘛。
莊言笑了笑,回到:我說過是罵人了麼?我是罵人的人麼?
馬寅初:得了吧,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