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都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7章 師徒,文藝界奇葩,肉都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到康有為手裡拿的東西,莊言一頭的黑線。

因為康有為手裡拿的可不是什麼小東西,而是一幅畫,而且捲起來就有人的胳膊粗細,他竟然還找了好一會才找到。

看康有為拿著畫卷,馬寅初笑問:“康公手裡這拿的是什麼畫?”

康有為笑笑沒說話,徑直走到書桌邊,然後把畫卷開啟。

但是桌子的長度有限,而這幅畫又太長,只能展開一小部分。

不過樑啟超眼睛夠尖,才展開一小部分,他就驚訝道:“老師,這是《富春山居圖》?”

康有為還是沒說話,一邊把左邊合起來,一邊又把右邊展開,等到展到後面,梁啟超又皺起了眉頭,“這似乎是贗品,因為題跋不對,按說畫首處應該有董其昌的題跋才對。”

這下康有為還是沒說話,而莊言他們對於《富春山居圖》都是隻知其名而已,也插不上話。

康有為又反過來,往左邊展開,等到展開到畫尾,梁啟超眼睛一亮,“這是乾隆收的那副《山居圖》。”

莊言在旁邊聽得不明所以,問道:“何謂《山居圖》?”

這時康有為開口道:“哈哈,這是一段軼事,曾經乾隆帝收了一幅畫,他在看了很久之後得出結論,那副畫就是《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的真跡。但是後面他就又遇到一副《富春山居圖》,還畫兩千兩銀子買了回去,回去之後他點著蠟燭仔細琢磨了兩幅畫,最後認定前一副是真品。”

“聽康公這意思,其實後者那幅被判定為贗品的畫才是真跡?”莊言道。

康有為笑著點了點頭,“確係如此,所以才淪為笑談,好在後面胡敬編纂《石渠寶笈》的時候為它昭雪。”

莊言有些不解,“這就奇怪了,既然胡敬能辨得真跡,那乾隆一朝就沒人能夠辨得了?”

“怎麼沒有?當時朝堂上的梁詩正、沈德潛等人,心裡其實都清楚哪幅畫才是真跡,但是誰也不敢也不願戳破,生怕拂逆了乾隆帝的龍鬚。”康有為說道。

莊言感慨道,“沒想到一幅畫,竟還有這樣的故事。”

聽到莊言如此感嘆,康有為面色微冷,目光瞥向梁啟超那邊,嗤道,“哼,如此故事也就只能出現在如此封建帝國,所以說,皇帝,是萬萬不可有的!”

莊言能感覺到,康有為這話明顯是跟在跟梁啟超說。

梁啟超當然也知道自己老師在含沙射影說他,本以為康有為是真的讓他們來看畫,沒想到只不過是為了借題敲打他而已。

不過康有為也沒再說太多,就點了這麼一句完事了,轉而笑呵呵地對莊言他們說:“新的玩意,雖然不是真跡,但也有些意思。也是因為當年乾隆帝的那次烏龍事件,才這物件有了故事。”

莊言對這個《山居圖》不太感興趣,不過還是裝模作樣地湊了上去看畫。

馬寅初和梁啟超他們幾個倒是真的感興趣,圍了上來,對著畫指指點點,一會說道這處題跋是誰題的,一會又說道那處題跋有什麼典故。

梁啟超可能已經習慣自己老師對自己的態度,就剛才那種含沙射影式地說教他早已經習以為常,所以情緒上也沒表露出太多的失落,從他興致勃勃看畫就能看得出來。

康有為在旁邊見了,微微嘆了口氣,大有恨鐵不成鋼與對牛彈琴的意味。

過了一會,梁啟超馬寅初他們還在看畫,康有為又將莊言拉到一邊,笑著問道:“不知子言對共和有何看法?”

莊言有些意味地看了看康有為,因為康有為這樣突然把他拉到一邊問他對“共和”的看法,實在有些突然和奇怪。他又看了看旁邊專心賞畫的梁啟超,意識到康有為有此一問大概也是跟他這個學生有關。

不過不論如何,康有為既然問了問題,莊言也不能置之不理,於是在腦海中仔細搜尋起“共和”兩個字來。

要說“共和”莊言第一反應肯定是想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幾個字,在往前追溯就會想到民國,在那個時代,“共和”是承載了全國人未來的兩個大字。

於是莊言又想到了孫中山先生經常題的那四個字:天下為公。

莊言捋了捋思緒,對康有為說道:“所謂共和,私以為古人已有詳解,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康有為撫掌笑道:“好!這篇禮運,正是共和所在,子言能夠想到它,足見你對共和已經有深入瞭解了。既如此,我再問你,既然共和是天下為公,那麼封建的私有制與共和是不是就是兩個絕對不相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是處青山

抵制日貨

九黎軒轅錄

沸點123

機遇與抉擇

精靈王

姐不是病貓

天涯人小小

呵呵噠![穿書]

瘋狂熱線

病書生

希望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