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古不論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4章 決議動兵,大周昏君,談古不論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養心殿內,張凌陽看著孫輝和李廣泰分別呈送來的奏摺,心裡對於扶桑發生的事情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

當然,張凌陽也只是根據李廣泰和孫輝兩人的奏摺判斷的。

事實上,大周皇家海軍第一艦隊中,張凌陽也確實安插了錦衣衛的密探。而密探的奏摺,早先於李廣泰和孫輝兩人就送被錦衣衛指揮使韓笑送到了養心殿的案頭。

經過對比,張凌陽得出結論,扶桑京都碼頭上的軍艦大火,確實是孫輝命人放的。

這就給了大周討伐扶桑一個很好的藉口。

當然,張凌陽還要事先做出一副驚怒交加的模樣。

“真是豈有此理!扶桑彈丸小國,竟敢冒犯我大周天威,是可忍孰不可忍!”張凌陽在養心殿內不住的咆哮,砸了好幾個茶杯,嚇得殿外的小太監瑟瑟發抖。

隨後,在張凌陽的刻意放縱下,不到半天的功夫,關於張凌陽在養心殿內發火的訊息就傳到了所有大臣耳中。

大臣們都在討論,張凌陽到底是為何事生氣,可一時間都摸不著頭腦。只有少數幾個聰明人從李廣泰今天剛剛呈送奏摺一事上得出了一些結論,心道:“莫不是扶桑的事情出了什麼岔子?”

果不其然,快要傍晚的時候,各衙門就見到了前來傳旨的小太監:令六部九卿入朝參政!

參什麼政?

自然不言而喻!

六部九卿中,除卻督察院左都御史李廣泰還未回到京城之外,其餘人等均趕到養心殿外,自然也包括孫定宗等軍中高層將領。

“小福子,你將這份奏摺給諸位愛卿看一下!”張凌陽‘面無表情’的對小福子吩咐道,心裡卻竊喜不已,總算是找到了對扶桑開戰的理由。

“這……”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陳一鳴首先接過小福子遞過來的奏摺細看,還沒有看完,就愣了一下。

又大概看了一遍,將奏摺傳給下首的戶部尚書朱開山,陳一鳴拱手向張凌陽問道:“陛下,奏摺上面的事情實在有些匪夷所思,實在讓人難以置信啊!”

“朕一開始跟愛卿是一樣的想法,可李廣泰的奏摺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對於李廣泰的為人,朕還是信得過的。”張凌陽‘憤怒’道,“想我大周乃是天朝上國,扶桑不加尊重不說,竟然還敢放火燒燬戰艦,真是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在張凌陽‘生氣’之時,李廣泰呈送上來的奏摺已經被群臣瀏覽了一遍,看過之後,群臣均是十分驚訝。

戰艦燒燬不說,扶桑竟然還汙衊李廣泰的為人,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大周誰人不知李廣泰的為人秉性?

朝堂上,雖然很多大臣都不待見李廣泰,可對於李廣泰的操守,他們還是信得過的,萬萬不會相信李廣泰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當然,也有李廣泰的政敵乘機發難,“陛下,關於李廣泰和扶桑皇后、太子妃的事情,微臣以為還是派人調查之後再下結論也是不遲。萬一李廣泰在扶桑期間真的做了那事,也是說不定的。”

“是啊,陛下!單憑李廣泰一人的奏摺,並不能說清其中曲直。”另外一名李廣泰的政敵附和道,“也許那晚李廣泰喝多了酒,導致酒後亂性也說不一定!”

“對於李廣泰的為人,微臣還是信得過的。”孫定宗抱拳說道,“陛下,微臣以為,這是扶桑不欲削去天皇稱號並上書向陛下陳罪,這才出了這個見不得人的詭計來汙衊李廣泰的清白,請陛下明鑑!”

“孫將軍此言差矣!”有大臣反駁道,“李廣泰的奏摺上可是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是在到達扶桑的第一天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如果是扶桑刻意安排,也應該是摸清楚了李廣泰此去的目的之後再做這樣的安排才合情合理!”

“萬一第一天扶桑就知道了李廣泰此去的目的而迅速做出的安排呢?”孫定宗道,“再說,李廣泰要真是這麼一個貪花好色之人,其家中也不會只有一個妻子了!”

“萬一這是李廣泰是一個人面獸心的偽君子呢?”那人猶自不服氣道。

“好了!”見群臣都在爭論李廣泰到底在扶桑期間犯沒犯錯的事情,竟然無一人去關心軍艦大火的事情,張凌陽氣憤的喝道。

“李廣泰在扶桑期間到底犯沒犯錯,這還要等其回京之後再下結論,眼下扶桑燒燬我大周戰艦,導致我大週二十三名將士死在異國他鄉,連屍首都尋不回來,這可是不爭的事實。”

張凌陽滔滔不絕道:“扶桑這麼做,根本就不把朕,不把我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嫡女太囂張

夏日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