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7部分,穿越之最強武松,暖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今日淪落到要變賣祖父的寶刀,實在是羞愧啊!”
“哇!”眾人一聲驚歎,楊家將威名顯赫,在北宋沒有人不敬仰的,眼前這青面漢,竟然就是楊令公的孫子,大夥如何不驚歎。
“老兒,你說這把刀是楊令公的,就是楊令公的麼?這漢子說自己是楊令公的孫子,便是他的孫子麼?老爺還是包龍圖的孫子呢!”牛二諷刺道。
“忠魂化碧!你知道麼?”錢掌櫃對自己的眼光是十分自負,聽到牛二揶揄他,不禁生氣了。
“錢掌櫃,什麼是忠魂化碧?跟這寶刀有什麼關係?”掌櫃子連忙問道,這也是代表了眾人的心,大夥都認真的聽著,牛二看到大夥的神情,也不好再打岔,心想:“這刀越是有名越好,反正都是老子的!”
“《莊子》有云,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便是說有一個叫萇弘忠臣死了,後人將他的血放在一個盒子裡,三年後,血化成了碧玉。”
“但凡忠臣,都是如此,楊令公在李陵碑撞碑而亡,大夥都知道,當時他身上便佩戴了這把寶刀,令公的鮮血流在寶刀上,三年凝碧,大夥看看,這刀身上是否有一塊青綠,如同美玉一般,這便是令公的鮮血化成,這一把寶刀,便叫凝碧刀!”
第三百七十四章殺人刀上沒血
當年遼國入侵宋境,宋太宗趙光義封了潘仁美做元帥,楊繼業做先鋒,去迎敵。
楊繼業帶了七個兒子出征後,一日,有一高人,自稱是鬼谷子傳人,給佘老太君算了一卦,得出的讖語是“七郎去六郎回”,當時佘老太君還以為七個兒子去了,能有六個回來,死掉一個,心中不禁慼慼然,不過將軍出征,馬革裹屍也是尋常,只好認命。
當時在攻打二狼山,楊繼業算準了那裡會有埋伏,堅決不同意,可潘仁美一定要他出戰,所謂軍令如山,楊繼業沒辦法,只好帶了兒子出戰,結果被圍困二狼山。
楊七郎最是英勇,揹負了期望,一人一槍,突圍而出,請求潘仁美派兵支援,潘仁美不置可否,偏偏要七郎喝酒,七郎沒辦法,只好陪他喝酒,所謂酒入愁腸,很快就醉倒了。
原來在出徵前,一次潘仁美的兒子潘豹作惡,給七郎碰到了,仗義出手,兩人打將起來,七郎失手將他打死,潘仁美懷恨在心,暗自發誓,要為兒子報仇,當七郎醉倒後,他令人將七郎綁在樹上,亂箭將之射殺。
楊繼業跟兒子久候不見援兵,已經是糧草殆盡,只好率領軍馬突圍而出,自然是死傷無數,餘下的六個兒子死了五個,只有楊六郎可以得保性命,回到佘老太君身邊。
這也是從古到今最坑人的讖語,大多人都會像佘老太君一樣猜想,以為死一個兒子,就算想偏了,也以為只是死了楊七郎,結果是七個兒子去了,死了六個,能回來的只有六郎,其實也沒錯,不過心理落差太大而已。
楊繼業被圍困在一處叫狼心窩的地方,那裡有一個李陵碑,是紀念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李陵的,古人大多迷信,楊繼業被困的地方叫狼心窩,他自己姓楊,便想岔了,說了一句““羊入狼窩,焉有生機”,想著與其被俘虜,不如自己死了算。
便一頭撞在李陵碑上,了結了性命,相傳他的鮮血流到寶刀上,忠魂化碧,寶刀上就留下一塊如同美玉的印記,後來楊六郎還是把寶刀尋回了,傳給了七郎的兒子,也就是楊志,這把寶刀原來的名字也湮滅了,改名為凝碧刀。
錢掌櫃道出了凝碧刀的來歷,眾人聽了都十分感慨,楊志心中苦楚,潘金蓮向來敬重義士,楊家將又是她從小敬仰的忠臣,對楊志更加的尊敬了。
“楊義士,你這寶刀真的要變賣?”錢掌櫃問道。
“不錯!”
“多少銀子?”
“三百兩!”
“成,我回去跟東家說一聲,應當不成問題!”錢掌櫃轉身要走,卻被牛二一把抓住,“老兒,你不能買這把刀!”
錢掌櫃自然是認得牛二了,他問道:“為何?”
“嘿,你老眼昏花,認錯了,這不是凝碧刀!”
“不會有錯!”錢掌櫃有東家撐腰,但凡開賭坊的也不是善男信女,他倒也不怕牛二。
眾人看到牛二跟錢掌櫃槓上了,都願意看這熱鬧,真希望錢掌櫃找來東家,教訓牛二一場。
“青面漢說這把刀有三個好處,方才是演示了砍銅剁鐵,刀口不卷,尚算過關,這吹毛不過馬馬虎虎,也不知真假,還有第三個好處,叫什麼來著?”
楊志昂然道:“殺人刀上沒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