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曳菡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5章 bafta和奧斯卡紅毯,影帝的誕生,搖曳菡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意味著將有一大批往年能夠輕鬆參加頒獎典禮的人,今年要費點力氣才能搞到門票了——你得到門票了嗎,羅傑?”
“沒有。往年如果我想,能透過朋友要到一兩張票,不過今年當我提出想看奧斯卡更換舉辦地後的首場頒獎禮的時候,只得到了一封充滿‘sorry’的解釋郵件,我的朋友說今年很多好萊塢大腕兒明星也得不到票。如果他們沒有作品入圍並且也不是頒獎嘉賓的話。”
“為你感到遺憾,真心的。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柯達劇院會場內部,看看那些座位,上面沒有貼上姓名標籤,而是被工作人員們擺上明星的大幅照片來‘佔位’,影帝呼聲很高的威廉·布蘭德利被安排在了舞臺下方正中央第一排——看來負責給演員們安排座位的那個人真的很好看他獲獎,威廉的座位幾乎是正對著舞臺了,如果他真的得獎,大概只需要走幾步路就能領到小金人了——”
擺滿了照片的柯達劇院在直播畫面裡出現了好幾秒鐘,收看《奧斯卡之夜》的電視觀眾都能清楚的看到許多極有可能奪冠的演員都被安排到了能輕易被鏡頭捕捉的好位置上,像是妮可·基德曼、茜茜·斯派塞克都坐在第一排,丹澤爾·華盛頓雖然在第二排,但座位挨著過道,走上舞臺非常方便。
然後畫面又回到了abc電視臺的攝影棚內,主持人吉米和羅傑·埃伯特坐在一起,他趁機發問:“羅傑,你怎麼看這一屆奧斯卡的獎項歸屬?”
“懸念重重,我得說。”
“這個回答太敷衍了,我就直接問了——表演類獎項方面,你更看好誰獲得影帝?”
“如果非要我做出一個預測的話,我傾向於丹澤爾·華盛頓。”
“為什麼不是威廉·布蘭德利?倒不是說丹澤爾在《訓練日》裡有什麼克可指摘的地方,只是《美麗心靈》裡威廉的表演是公認的令人讚歎。而且,上週最大的娛樂新聞,就是他摘得了英國奧斯卡的最佳男演員獎,而且被彼得·傑克遜在致辭裡大加感謝這件事了吧。”
“英國電影學院獎的確充滿了意外,其實最讓我吃驚的不是最佳男演員,而是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baftas把這兩個最重要的大獎都頒給了《指環王》!不過《魔戒》本來就是英國人寫的小說,bafia這麼做也無可厚非。但是美國學院和英國學院的情況不同,奧斯卡不太可能將如此重要的獎項頒發給一部非現實主義的商業電影。”
“但是你還沒告訴我們為什麼你更看好丹澤爾·華盛頓?”
“威廉·布蘭德利太年輕了,學院一般不會做出如此冒險的選擇,把影帝頒給一位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那太驚世駭俗了。”羅傑·埃伯特感慨的搖了搖頭,又篤定說:“而且奧斯卡已經快四十年沒有誕生一位黑人影帝了。”
……
“狗屎。說來說去也沒有用作品評價演員,還是年齡資歷膚『色』國籍的老一套。”
同時在收看直播的還有好萊塢新聞線上的創始人喬納森·貝茨,這位畢業於哈佛的青年才俊一邊看著電視節目,一邊瀏覽著網站的主頁,上面是轉載的一些歐洲媒體的報道,當然了,都是和最近的頒獎典禮有關的。
“看來《視與聽》說的沒錯,英國學院獎和美國奧斯卡最大的不同,是後者對政治因素考慮的更多。”
當英國電影學院獎的頒獎典禮結束之後,全球媒體的焦點自然集中在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的頒獎結果上,尤其是威廉的最佳男主角和《指環王:魔戒再現》獨攬兩項最高大獎,立刻引起了媒體和影『迷』廣泛的議論。
不少媒體都指出baftas的獲獎名單比前段時間的美國金球獎更為公平,尤其是在最佳男主角的選擇上,威廉·布蘭德利是眾望所歸。
當然了,議論也不全是正面的,也有不少媒體非議,baftas把兩項大獎都頒給了奇幻商業影片《指環王》,是不是有些過於大膽?是不是因為這是托爾金的小說,電影裡又有很多英國演員才把最佳給《指環王》的?
英國人當然不肯承認這份指控,本來有一半的英國媒體都在討論威廉·布蘭德利穿著亞歷山大·麥昆高定走紅毯時多麼充滿魅力,他和這個英國奢侈品牌又是多麼契合,非議一出,就連時尚雜誌都調轉槍頭朝大洋彼岸開火了——反正英國和美國一直是在非常親密的同時,又總互相看不順眼的不是麼。
而英國媒體又一向敢說,《每日郵報》、《帝國》就諷刺般的回擊道:“‘英國奧斯卡’的獎項對所有國家的電影都開放,入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