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曳菡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2章 風暴襲來頒獎季,影帝的誕生,搖曳菡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按照後來《紐約時報》的說法,這一年的北美頒獎季異彩紛呈,個別公司(或個別人)為了一己私利,像競選美國總統一樣角逐這屆金球獎、奧斯卡,各種涉嫌抹黑及不公平的競爭手段層出不窮,將整個頒獎季攪合的比政壇大選還要烏煙瘴氣,最後大半個好萊塢都被拖下了水,其中的曲折情節和戲劇『性』,不禁令人瞠目解釋,簡直精彩到都能拍成一部電影了。

當然,在《紐約時報》看來,那會是一部真實映『射』好萊塢頒獎季現狀的諷刺電影,充滿了黑『色』幽默的橋段,而不是什麼光鮮亮麗的時尚大片。

要談這場影響深遠的風波,還要從一家名叫“德魯奇報道”的新聞網站講起。

這是北美最臭名昭著但影響力也是最大的的新聞網站之一,2000年的美國大選,共和黨和民主黨候選人的不少黑料都是最先被德魯奇報道曝光的。

1995年,高中輟學後輾轉來到好萊塢打工的馬特·德魯奇在自己破舊的公寓內,用兩根手指和一臺手提電腦創辦了德魯奇報道,網站最初的新聞全是德魯奇透過工作(cbs演播室紀念品商店店員)收集來的一些關於cbs的小道訊息,三年後,當有關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與見習生的婚外情緋聞從白宮傳出,美國的傳統媒體紛紛閉口不言,《新聞週刊》甚至還“槍斃”了快要刊登出的一篇報道,只有馬特·德魯奇在德魯奇報道網站中圖文並茂的點出了萊溫斯基的名字,才正式揭開了克林頓『性』醜聞事件的序幕——這是全世界第一次,新聞網站搶在了傳統大報前面報答送全球重要*件,是網際網路新聞時代來臨的象徵,也讓德魯奇報道一躍成為全球最有名的新聞網站。

雖然現在的年輕網民可能更為青睞hso(好萊塢新聞線上)這類新聞網站,因為hso的氣氛開放又自由,也兼具bbs式的社交功能,人們既可以在上面爆料自己知道的名人不為人知的一面,又能互相暢談討論。但是想要看到猛料的讀者或是害怕看到猛料的名人,還是會經常關注德魯奇報道——尤其是有志競選總統的政客們,他們最恐懼在德魯奇的筆下看到自己的名字——因為馬特·德魯奇就是那種隱藏在網站和電子郵箱後面默默窺視他人,尤其是名人*的人,他要麼不爆料,要爆料必定轟動全美。

這屆的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投票舉行的一天裡,德魯奇報道的新聞網站上突然出現了讓人興奮的閃光警報器的標誌,並立刻吸引了所有瀏覽新聞的人注意——通常來說,只要網站上出現了閃光警報器的標誌,就是馬特·德魯奇今天有猛料要爆——果不其然,沒多久,一篇由德魯奇本人親自炮製的爆料就出爐了。

又大又閃的標題果然也很醒目:《雙,雙,謊言:《美麗心靈》男主角不為人知的同『性』之愛!》

“今年以來好萊塢最大的謊言出現了!”馬特·德魯奇在他的報道中語氣激烈地指出:“《美麗心靈》這部根據約翰·納什的一生創作的傳記電影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極高的票房和絕佳的口碑令它成為同類題材影片中的佼佼者,幾乎每一個看過電影的觀眾都說他們為納什與命運搏鬥的勇氣感到讚歎,為他和妻子艾麗西亞間不離不棄的愛情感動,但是,這一切其實都是個謊言!”

“令人震驚的真相是,約翰·納什的真實生活遠不像電影裡描寫的那麼完美浪漫,他的人生遠比一些現代人更“多姿多彩”——納什的初戀物件就是一名男『性』,他還曾親吻過朋友唐納德·紐曼,1950年,約翰·納什向數學家約翰·米爾諾示好並試圖挑逗對方,1954年,納什在加州聖莫尼卡因“有傷風化罪”被逮捕,還因此丟掉了當時的工作!而且,早在與艾麗西亞相遇之前,納什就在麻省理工和一名護士施蒂爾相戀,兩人還有一個私生子,只不過納什以兩人社會地位存在差距為藉口並沒有和施蒂爾結婚罷了。還有,納什和艾麗西亞的愛情也沒有電影裡描述的那麼美好,他們在1962年就離婚了,1965年時,艾麗西亞還差點嫁給另一名數學家約翰·科爾曼·穆爾。”

“《美麗心靈》其實並未展現一個真實的約翰·納什,電影不僅迴避了原著傳記裡大量的劇情,還虛構了很多情節,影片從頭到尾都在撒謊!為一個有私生子、離過婚的同『性』戀大唱讚歌,這才是《美麗心靈》的真實面目!”

換做其他溫和派的媒體來講,他們可能會說“電影本來就是一種藝術,藝術是存在虛構成分的,百分之百忠於現實的那是紀錄片”。但德魯奇報道的抨擊非常毒辣,只抓住原著中存在、影片裡刪去的約翰·納什年輕時和一些同『性』的曖昧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尋龍魔妃

單雙的單

蝴蝶引

書蟲小生

忘川不經年

西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