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曳菡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8章 迷弟,影帝的誕生,搖曳菡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不確定那是媒體公正的評價,還是他們只是為了批評而批評,所以我想要知道普通的觀眾是怎麼看待這部電影的,畢竟你們才是最重要也最廣泛的群體。謝謝你,喬納森,今天晚上我大概能睡個好覺了。”
威廉剛剛的問題,他看重普通觀眾對影片看法的那些話讓喬納森·貝茨感覺自己很被尊重,同時也有點驚訝——他以前也參加過很多次首映,遇到過很多好萊塢的大明星,但那些演員無一例外,全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得到媒體和影評人的誇獎,對於真正掏錢買票進電影院的普通觀眾的意見,就缺乏足夠的重視了。今天,還是喬納森以普通影『迷』的身份,有史以來第一次被演員問“你喜歡這部電影嗎?”之類的問題。
毫無疑問的,喬納森·貝茨當然很喜歡《遇見喬·布萊克》,而且根據剛剛在電影院裡的觀察,他也很確定其他多數人也都同樣很喜歡這部電影。
在驚訝於威廉問題的同時,喬納森·貝茨心頭湧起的還有驕傲,他喜歡的演員是如此的優秀又與眾不同,今天,威廉給予了喬納森太多的幸福,他感覺胸中充滿了愉悅的情緒,忍不住想回饋給威廉更多,這種想法,在喬納森·貝茨醞釀了一晚上的影評,第二天登陸imdb網站,準備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影評,卻不小心看到了一些讓他怒火中燒內容的時候,發酵到了最大——
……
很多年後,當一些媒體,或傳記作家,或好萊塢電影編劇重新審視一九九八年的最後兩個月,他們會發現,在這兩個月內發生的一起事件,不僅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好萊塢,甚至改變了世界電影產業的營銷模式。
這是名副其實的“蝴蝶風暴”,雖然這起事件的起因很簡單,只是一些人從美國網站上發起的一項活動,這項活動最初很不起眼,但卻以閃電般的速度迅速蔓延到了全國,甚至是其他國家和地區,活動效果最終轟動了全世界——也有人稱好萊塢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明星個人粉絲電影自此誕生,但因為“粉絲電影”涵蓋範圍太廣,這個結論存在不少異議,所以不做詳細介紹。
要談起這件甚至對好萊塢格局產生影響的事件,就得先談一談粉絲們為威廉建立的個人網站,它是一切的基石。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威廉·布蘭德利的個人網站,都是最獨特的。
因為聽聞網站是由哈佛的威廉影『迷』俱樂部建立,最早的一批駐站會員全是哈佛或附近常青藤聯盟大學學生,而特意跑去網站潛伏了一段時間的《紐約客》記者曾撰文寫道:“或許就像那句老話說的一樣,有什麼用的偶像,就有什麼樣的粉絲——威廉·布蘭德利演員當到一半,跑去開電影公司,當ceo當製片人,他的影『迷』為他建立的個人網站,也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好萊塢元素。”
威廉擁有了個人網站,還是粉絲自發建立的,並且主頁和內部功能都設計的很像模像樣,這在好萊塢內部很是引起過一番話題——目前好萊塢擁有個人網站的演員都有誰?比較有代表『性』的,金·凱瑞、湯姆·克魯斯、布魯斯·威利斯、尼古拉斯·凱奇、阿諾德·施瓦辛格、茱莉亞·羅伯茨等等,無一不是a-list或者超a的存在,並且幾乎全是五十年代或六十年代生人。
好萊塢七十後演員中,威廉和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是最早擁有個人網站的一批,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本就是人氣和地位攀升的象徵,更別提威廉的個人網站還那麼獨特。
首先,和如今大部分的明星個人網站需要註冊才能看帖及發帖,帖子發出前甚至還會被管理員稽核的規定不同,威廉的個人網站任何一個遊客都能瀏覽網站的最新資訊,只有發帖和進入一些內部板塊的時候才需要註冊,只是註冊一下而已,不需要再經過任何稽核,這種充分尊重每一個人*和開放的模式是很容易讓瀏覽網站的人心生好感的。
其次,網站釋出的威廉工作動向也是最新最及時的(亞蒙·高夫曼和芭芭拉·威爾遜就有關注網站,所以八成是他們提供資訊),而且因為威廉是個單身漢,經常和朋友在一起,他的朋友大多也都是明星或名流的緣故,網站也會發布其他演員的諮詢,一開始是威廉身邊朋友們的,後來擴大到他在比弗利山的鄰居甚至是拍片的搭檔之類,因為網站很開放自由程度很高,氛圍也很棒(多為威廉或朋友們的粉絲,自然戰不起來),於是也吸引了不少其他還沒擁有個人網站的明星粉絲來駐紮。
最後,網站不知什麼時候又湧進來一大批托爾金和j·k·羅琳的書『迷』,前者關心《魔戒》三部曲要被拍成什麼樣子,後者關心《哈利·波特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