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2章 超級轟炸機,帝國爭霸,閃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次日清晨,李雲翔就過來叫醒白止戰,然後帶著白止戰去了機場。
見到那幾架體形龐大的重型轟炸機的時候,白止戰開始還沒反應過來,直到來到轟炸機旁邊,真正感受到了其龐大,他才猛然認識到,這是迄今為止見過的,至少翼展與長度等尺寸最大的飛機。
雖然也只有四臺發動機,但是比過去的四發轟炸機明顯大了一圈。
“這是‘神鵰’?”
在白止戰提出疑問之後,李雲翔只是點了點頭,沒多做解釋。
沒錯,這就是綽號“神鵰”的“重轟-5”型轟炸機,也是帝國陸軍航空兵在大戰期間獲得的第三種4發重型轟炸機。
對這種轟炸機,白止戰知道得並不少。
“神鵰”的研製工作在大戰爆發之前就已開始,而且由賀鵬飛的公司自行投資,承擔了全部研製風險。
當時,慫恿賀鵬飛掏錢研製“神鵰”的人當中,就有白止戰!
為了獲得陸軍青睞,拿到批次生產的訂單,也是為了博眼球,“神鵰”在立項時的效能指標訂得極為離譜。比如載彈量至少都要達到9噸,作戰半徑至少要有3000千米,最大飛行高度得超過米,飛行速度超過每小時500千米,配備數門20毫米機關炮,還要在駕駛艙等關鍵部位鋪設裝甲。
這麼先進的轟炸機,別說在當時,即便是現在,也未必造得出來。
首先就得解決發動機的問題。
其實,在研製初期,或者說概念設計階段,頭號難題也就是欠缺合適的發動機。
在前幾版設計當中,全都採用6臺發動機!
原因無二,即便採用還在研製階段的,而且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量產的2000馬力級風冷發動機,也需要6臺,才能夠讓“神鵰”達到主要的設計指標。如果只用4臺發動機,就必須降低載荷或者縮短航程。
在大戰爆發前,陸航肯定無法接受採用6臺發動機的轟炸機。
其實,即便在大戰爆發之後,陸航對6發轟炸機也不太感冒。
雖然在理論上,6臺發動機能提供更大的安全冗餘,但是也意味著更復雜,轟炸機的完備率更低。
此外,還得考慮採購價格與裝備維護成本。
6發重型轟炸機的造價比4發轟炸機至少多出40%,可是通常情況下,作戰效率跟4發轟炸機差不多。
關鍵還有,只有不到10%的超遠端轟炸任務是4發轟炸機無法完成的。
總而言之,6發轟炸機的效費比太低。
即便戰時不存在經費的問題,也必須考慮綜合成本。
製造成本過高,或者維持與使用費用過高,都意味著無法大規模量產。
正是如此,在大戰爆發之後,“神鵰”在獲得軍方投資之後,其主要設計方向也確定了下來。
在只用4臺發動機的情況下,首先得確保3000千米的作戰半徑,其次是保證至少6噸的正常載彈量。
至於其他效能指標,都可以商量。
即便到了這個時候,關鍵還是發動機。
在主要行能指標確定下來的時候,能夠獲得的最好的風冷發動機,也就2000馬力,產量還少得可憐,而且要優先滿足海軍的艦載機。關鍵是,這種專門為艦載機研製的星形風冷發動機也不夠強勁,還存在輸出功率隨高度增加而快速衰減,無法滿足轟炸機長時間高空飛行的致命缺陷。
當時,能夠獲得的其實是1800馬力的老式發動機。
顯然,如果只是使用1800馬力的發動機,那麼“神鵰”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在載彈6噸的情況下獲得3000千米的作戰半徑。
就算採用全鋁結構,綜合效能也就比前一種重型轟炸機,綽號“飛馬”的重轟-4型稍微好一點,不會有本質提高。因為造價肯定下不來,所以肯定不可能取代“飛馬”,獲得大批次生產的機會很渺茫。
不要忘了,電解鋁並不便宜,使用鋁結構的轟炸機肯定極為昂貴。
正是如此,在大戰爆發之後的一年多里面,也就是獲得軍方撥款,正式成為軍方的裝備專案之後的大約一年時間裡,“神鵰”都處於概念研製階段,主要就是等待發動機,以及想辦法降低生產成本。
有幾個設計版本甚至用木材取代了鋁!
從布蘭皇家空軍那幾種用木材製作的飛機來看,在大幅度降低造價的同時,主要效能並不算太差。
至於高品質的木材,對幅員遼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