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5章 一面倒,帝國爭霸,閃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天亮之前集中火力打擊一號敵艦與二號敵艦,無非是消除數量上的差距。

達到目的之後,李傑立即對戰術做了調整。

其實就是充分利用速度優勢,跟敵艦保持最有利的交戰距離,確保本艦始終處在最有利的位置上。

關鍵就是交戰距離。

在理論上,只要使用新式重型穿甲彈,“旭海”級與“北河”級能在主炮全射程範圍內打穿紐蘭老式戰列艦的裝甲。

只是,紐蘭老式戰列艦卻未必能辦到。

如果使用的普通穿甲彈,哪怕是16英寸艦炮,也要把交戰距離縮短到14千米,才有可能打穿“旭海”級的主裝甲,或者是在17千米的距離上打穿“北河”級的主裝甲。即便使用重型穿甲彈,這兩個距離也就分別提高到19千米與21千米。至於14英寸艦炮,也許要縮短到11千米內,才有希望打穿“旭海”級的主裝甲。簡單說,在全射程範圍內,哪怕使用重型穿甲彈,14英寸艦炮也打不穿“旭海”級的水平裝甲與主裝甲帶,對“北河”級的威脅也很有限。

當然,這些都只是理論計算結果。

其實,這些效能指標也是在戰後才公佈的。

大戰期間,戰列艦主炮穿甲彈的威力,還有裝甲防護都是海軍的絕對機密。

不要說是對外公佈,即便在海軍內部,知道的人也不多。

因為很難搞到敵國主力艦核心效能的確切情報,所以設計戰艦的時候,列強都是在閉門造車,準確的說是按照自己掌握的火炮與炮彈技術,來衡量與確定戰列艦所需要達到的防護水準。

梁夏帝國擁有一流的火炮與炮彈技術,結果在大戰期間,都是在“高估”對手。

紐蘭聯邦的火炮與炮彈技術也很先進,跟梁夏帝國旗鼓相當,所以雙方在戰列艦的防護設計上有很多類似之處。

要說的話,火炮與炮彈技術落後的狹夷海軍一直在“低估”對手。

最典型的,就是被狹夷海軍寄予厚望,當成決勝武器的“狹夷”級超級戰列艦。

這種滿載排水量接近7萬噸,有9門460毫米主炮的超級戰列艦,不管是火力、還是防護均沒超過樑夏帝國與紐蘭聯邦在同期代建造的,滿載排水量還不到6萬噸,航速卻快得多的快速戰列艦。

戰前,情報機構只給出了一個相對來說較為籠統的資料,把交戰距離保持在20千米以上才比較安全。

如果想更安全一些,那就最好擴大到22千米以上。

只要超過25千米,那就是絕對安全。

可問題是,超過了25千米,即便用炮瞄雷達指揮,也未必能夠讓本艦炮擊的精確性達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受海面反射的雜波干擾,哪怕是天氣晴朗,炮瞄雷達的工作距離也就25千米左右。

再遠,就測不準了。

在天氣晴朗的時候,把交戰距離控制在22千米左右是最穩妥的選擇。

接下來的戰鬥,就是以此為基本原則。

幾乎整個白天,第43特混艦隊的四艘快速戰列艦在李傑指揮下,跟紐蘭第11特混艦隊的四艘戰列艦保持著22千米左右的交戰距離,並且在持續近8個小時的戰鬥當中,陸續擊沉了這四艘紐蘭戰列艦。

在上午9點前,發揮神勇的“炎海”號再一次創造奇蹟,用連續3輪幾乎是無可挑剔的齊射,將四號敵艦,也就是“新墨”號送到了海底。

根據“炎海”號的交戰記錄,在第31輪到第33輪的齊射當中,只是由瞭望員觀察到的直接命中就達到了5次。

因為有2次命中沒有觀察到,所以是7次!

在第33輪齊射中,有一枚穿甲彈直接擊中“新墨”號B炮塔的炮座,而且在提單通道里面轉向,鑽進主炮彈藥庫。

就是這枚炮彈葬送了“新墨”號。

在大爆炸發生之後,該艦近2000名官兵當中,僅6人倖免。

這6人當時都在主桅杆的瞭望塔裡面,在爆炸發生的時候被丟擲了了望塔,也由此僥倖活了下來。

其餘的全都隨同“新墨”號沉入海底。

大概半個小時之後,“北河”號單獨擊沉了五號敵艦“密西”號。

這個戰果存在質疑。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打沉“密西”號的很有可能還是“炎海”號。

原因就是,在“密西”號的右舷高射炮彈藥庫發生爆炸之前,前方三號敵艦“西弗”號釋放煙幕,試圖在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成女帝俘虜想用美人留住我?

經驗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