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0章 龍的天空,帝國爭霸,閃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個中隊16架戰鬥機,分成了四個編隊,每個編隊裡各有兩個雙機編隊。

在傳統的空戰戰術當中,雙機編隊是標準陣容。

只是,在波伊戰爭期間,帝國空軍發現雙機編隊存在很多的缺陷,率先對空戰戰術進行調整。

當時出現的幾種編隊方式中,最有名的是三機編隊,一架長機帶兩架僚機。

按照帝國空軍做的統計,在波伊戰爭中取得的戰果,有六成屬於三機編隊,而傳統的雙擊編隊僅佔了不到兩成。

關鍵還有,三機編隊在空戰中的損失率不到雙機編隊的一半。

三機編隊在波伊戰爭中大行其道,跟主要使用機關炮的傳統空戰模式不無關係,本身沒什麼特別之處。

要說的話,在上次大戰期間,三機編隊戰術就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

這從一個方面說明,空戰戰術由技術決定!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特別是在波伊戰爭期間很不成熟的中程空空導彈,已經具備了足夠好的效能與可靠性,對空戰產生了極為巨大的影響。帝國空軍也根據這個變化,再次調整了空戰戰術。

雙機編隊仍然是空戰的基礎單位,不過在此之上增加了編隊協作。

通常情況,由兩個雙機編隊組成一個戰術單位。

如果戰場局勢較為複雜,比如對手擁有足夠先進的技術裝備,還需要兩個戰術單位協同作戰。

這也是空軍把中隊規模設定為8架的主要原因。

只是現在,對手算不上強大。

另外一個“戰-11B”戰術單位在東邊巡邏,靠近波沙灣,負責盯住部署在巴士拉那邊的敵機。

這麼安排,其實是在照顧李天凌。

不要忘了,李天凌之前架機返回哈立德國王軍事城,耽擱了不少時間,因此由他指揮的戰術單位留在西邊。

“戰-10B”中隊也分成2個戰術戰術單位,不過都在中低空飛行,而且位置要稍微靠前一點。

這麼部署,跟“戰-10B”的效能,或者說缺陷有關。

做為制空為主的中型戰鬥機,“戰-10”在設計階段,嚴格採用當時才提出來的能量機動理論。在依靠高效能發動機獲得足夠高的推重比的情況之下,儘可能的提高敏捷性,即增強水平機動效能。

至於其他效能,空軍沒有提出過分的要求。

“戰-10”本身就是“戰-11”的備胎,是低端產品,而且價格也非常便宜,沒理由提出太多要求。

結果就是,“戰-10”成為帝國空軍第一種採用鴨式佈局加三角翼的戰鬥機,並且憑此獲得了極為優異的敏捷性。

要說的話,盤旋效能在第三代戰鬥機當中無出其右。

此外,在獲得大推力發動機,也就是“戰-10B”上,之前不太突出的垂直機動效能也大幅度提高。

不過,問題也同樣突出。

首先就是內油係數偏低,作戰半徑短,因此在多數時候,需要攜帶3具副油箱,以獲得足夠的航程與滯空時間。

由此導致的最為直接的問題,就是副油箱與彈藥的衝突。

三角翼的最大問題,就是沒辦法設定太多的過載點,翼下掛載點數量相對偏少。

更加要命的是,“戰-10”為了獲得更快的速度,機翼相對厚度僅3%。

結果就是,因為機翼的結構強度不夠,所以沒辦法設定翼尖掛點。

一架最大起飛重量超過了22噸的中型戰鬥機,竟然只有9個外掛點,而且位於進氣道唇部兩側的是裝置掛點,只能掛載質量在150千克以內的導航吊艙與指示吊艙,無法用來掛武器彈藥。

也就是說,“戰-10B”只有7個武器掛點。

通常,機腹與機翼內側的三個掛點用來掛載副油箱,機翼外側的掛點用來掛載質量小的格鬥導彈。

如此一來,也就只有機翼中間的掛點能夠用來掛載中程空空導彈。

雖然在B型上,採用了複合掛架,理論上一個掛點最多能夠掛在3枚導彈,但是實際使用的時候,考慮到進行機動時產生的巨大過載,最多掛2枚導彈,而且很多飛行員並不喜歡複合掛架對飛行包線的限制。

此外,還跟雷達與電子裝置有關。

要說的話,就是因為掛載能力不夠強,而且空軍也從來沒有把“戰-10”當奪取制空權的主力戰鬥機看待,對其最高的要求,也就是能跟敵機格鬥,因此在電子裝置上顯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成女帝俘虜想用美人留住我?

經驗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