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5章 風雲際會,帝國爭霸,閃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過去的半個月裡,廉明陽連一刻鐘的空閒都沒有,除吃喝拉撒之外,其他時間全都在忙碌。
用他的話來說,狠不得能有三頭六臂。
要往根本上講,伊拉克的軍事獨裁者敢於在這個時候站出來挑戰梁夏帝國,與迢曼帝國與紐蘭聯邦的暗中支援不無關係。
其實,在幾年之前,伊拉克與梁夏帝國的關係還相當的密切。
哪怕是是盟友,那也是友好國家。
原因就是,梁夏帝國提供的幫助,其實是透過第三方提供的間接援助,幫助伊拉克在兩伊戰爭中反敗為勝。
可是,問題就出在這裡。
自始至終,梁夏帝國都沒有為伊拉克提供直接援助,也沒有透過第三方提供先進的武器裝備。
所謂“間接援助”,主要是情報、金融支援與人員培訓。
其中原因,還要追溯到兩伊戰爭前的波伊戰爭。
在那場戰爭結束後,梁夏帝國的戰略擴張戛然而止,進入戰略收縮期,並被迫在波沙灣地區實施隔離戰略。
簡單的說,就是透過加強在相對較為富裕,沒有跟波伊國接壤的產油國的軍事存在,以避免再次陷入戰爭泥潭,達到用最小投入,維護在波沙灣地區的核心利益,即石油,以及石油金元的目的。
該戰略被形象的稱為“護城河計劃”。
保護物件就是科威特這些海灣產油國,而被當成“護城河”的就是伊拉克。
也就是基於該戰略,在兩伊戰爭期間,梁夏帝國一直沒有為伊拉克提供任何性質的軍事援助。
即便是高巨王國等代言的第三方,賣給伊拉克的也是一些即將淘汰的二手裝備。
正是如此,幾乎所有的伊拉克人,都認為是梁夏帝國玩弄兩面三刀的把戲,才沒取得兩伊戰爭的勝利。
最關鍵的,仍然是石油,或者說利益。
兩伊戰爭期間,為了讓國際油價保持穩定,以沙烏地為首的幾個波沙灣產油國,全都擴大了石油產量。
此舉,也是為了打擊更依賴石油收入的波伊國。
可是,在兩伊戰爭結束之後,也就是在波伊國遭到了以梁夏帝國為首的東方集團的集體封鎖之後,波沙灣產油國沒有為幫助伊拉克進行戰後重建而降低產量,反到進一步提高石油產量。
結果就是,油價一下跌到了谷底。
伊拉克的國民經濟在過去兩年裡急劇惡化,軍事獨裁者在戰爭當中建立起來的威信,隨饑荒與失業而損失殆盡。
要說的話,科威特的表現最突出。
不是因為別的,科威特的油田有大約三分之二控制在梁夏帝國的石油企業手裡,石油產量由梁夏帝國決定。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伊拉克軍事獨裁者在這個時候拿科威特開刀,無非是想透過發動一場戰爭來推高油價。
當然,來自兩個超級霸權的支援,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換個角度來看,伊拉克其實就是由迢曼帝國主導的,從東陸心海到穆阿海的東西弧形走廊中,缺失的一環。
兩伊戰爭,迢曼帝國就堅定不移的支援伊拉克。
雖然在波伊戰爭中,迢曼帝國並沒有為波伊國提供支援,但是後來透過紐蘭共和國,成功的拉攏了波伊國。
在根本上,兩伊戰爭的實質,就是迢曼帝國與紐蘭共和國為了粉碎梁夏帝國在波沙灣的霸權地位,進行的首次戰略合作。時機把握得非常準確,趁梁夏帝國處於戰略收縮階段,一舉開啟了局面。
此外,伊拉克東邊的敘利亞,在獲得獨立之後,也因為歷史原因,更傾向於跟以迢曼帝國為首的西陸集團交好。
至於一蹶不振的忒爾共和國,早已經喪失雄心壯志,在10多年前就宣佈永久中立。
可見,只要拿下伊拉克,西陸集團就能夠繞過由梁夏帝國控制的夕梵運河,從陸地上進軍波沙灣。
就算沒法控制波沙灣的油田,也能打亂梁夏帝國的戰略部署。
關鍵還有,借這條弧形通道,西陸集團能把觸手伸向人口超過10億的次大陸,從根本上動搖梁夏帝國在梵炎洋的霸權地位。
毫無疑問,次大陸將成為埋葬梁夏帝國的墳墓!
有如此巨大的好處,迢曼帝國又怎麼會作壁上觀呢?
當然,紐蘭共和國也不例外。
時至今日,霍瓦依群島依然孤懸海外。
就算紐蘭當局已經承認,對阿拉斯地區的主權歸宿問題,以擱置的方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