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7章 趕路,衛氏帝王,秦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日上三竿,從議事廳出來的諸位將領都領了兩位大將軍的命令,各自歸整手下士兵,準備分組。
衛青同高瑜相互打趣了一會兒便各自分頭離開。
按照衛青的估算,莫幹可能真的會將高瑜編入自己營下,畢竟她也是從衝鋒營中走出來的將領,帶兵有經驗,相同型別計程車兵放到一起也更好管理。
若真是如此,日後高瑜就在自己手下,兩人的交流會方便許多,不需要再偷偷會面。
所以兩人便適可而止,適當的寒暄打趣之後便各自離開,抓緊籌備好軍中事物才是要緊事。
馮門只給眾人留了兩天時間,兩日之後大軍必須啟程,他擔心山越之事再有變故,所以只能逼著眾位將士們抓緊時間,莫幹行事向來雷厲風行,自然贊同馮門的說法。
於是,士兵們只能從早忙到晚,不僅要向軍中文書報上自己所屬的番號,所處的隊伍、將領,還要等待新分配到的隊伍的番號,認清新的將領。
當然,等待他們的事情還算簡單,衛青等人才算忙碌,要分兵要統計要制定行進路線,還要同莫幹交流路上可能遇到的情況以及相應的應對之法。
從上午與高瑜分開之後,衛青回來就開始忙碌,就連一邊的王宓兀橫都被她抓住處理軍務,忙到腳不沾地。
兩日之後,總算將所有的事務統籌完畢。
最終也確實不出所料,當高瑜興奮的帶著手下幾名親衛來向衛青報到時,兩人相視一笑,對於即將出徵的忐忑也消解了大半。
————
莫措位於整片大陸的腹地,由其他五國及周邊山脈環繞包圍,所處面積最廣,地形較為平坦且資源豐富。
莫措的軍馬多四蹄粗壯,體型較大,在山間林地等土面較硬的地區最易奔走,速度極快。
但是山越地形卻有不同,這裡多是平原矮丘,河道密佈,土地鬆軟,有些體重過沉又披著戰甲的軍馬很容易不經意間陷入泥坑,若背上再駝一人,那麼行進起來會更加艱難。
眾位將士們帶兵走了三日,發現全軍的行進速度比預想中的還要慢上不少,這才有人開始注意到軍馬的腳程問題。
“將軍,不如我們下馬步行吧,再這樣下去,軍馬的腳程只能拖累進度,若是趕不及到山越王庭,趙軍和秦軍聯手之下,咱們就沒有機會了。”
徵東軍另一位驃騎將軍錢琥拉著衛青來到莫乾麵前,他武藝不高也不懂練兵謀劃,在軍中是硬生生的靠著熬資歷才坐上的這個位置,對於衛青這個年紀輕輕的小將能飛速的與自己平起平坐一事,錢琥並沒有不滿,反而十分親近衛青,他喜歡跟有能力的人交往,因為雖然自己的天賦不夠,可是跟在有天賦的人身邊,他多多少少也能學到些東西。
為此,不論做什麼,只要衛青沒有反對,他都會拉上衛青一起,也因此,這三年來在國都,兩人還算是建立起了比較不錯的友誼,衛青也願意常常與錢琥聊天甚至教他如何練兵。
莫幹雖然是徵東軍大將,可他升任沒幾年,在軍中的根基不如凌大將那麼深,之前遺留下來的將領們許多都是凌大將的班底,凌大將身死之後,他們雖然表面支援莫幹,可心底對他還是有些不滿的。
這些不滿就導致莫幹手下真正忠心耿耿唯命是從的人並不多。
錢琥與衛青,已經算是他手下的兩名得力干將,可惜他始終不清楚真相,若有朝一日他知道凌萬鋒之死有衛青的手筆,不知會是個什麼表情。
所以真正算起來,打從心底裡真正擁護莫乾的,其實也就只有那個資質平庸的錢琥。
如今大軍行進困難,莫幹正頭疼該如何處理,就見兩人攜手提出了建議。
“步行趕路是可以,可本將擔心,一路急行又沒有馬匹,對將士們而言太過勞累,若是大戰開啟,他們狀態不佳,會影響將士們的發揮。”
“不如就先將馬身上的鞍具和護甲取下,這些東西太重了,自然會拖累馬匹的行進速度。”這時衛青開口,“先前馮老將軍曾說過,我們一路上會遇見山越向南遷徙的許多部族,既然要抓俘虜,那麼他們部族中的馬匹自然也是可以抓獲的,山越馬匹本就精良,為何不用這些馬來替換軍馬呢?”
“嗯,你說的有道理,要論對這片草原的熟悉,當然還是山越本土的駿馬最合適。”
莫幹沉吟了一會兒,發現衛青提的這個建議比較符合現在的情況,既然怎麼都是要抓俘虜,不如善加利用。
“那就按照你說的來,先將馬背上的鞍具和護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