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9章 一年,衛氏帝王,秦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儒略曆623年冬。
這年天氣猶為寒冷,七國民眾凍死凍傷皆不在少數,莫措北境更是遭遇百年不遇的大雪。
迫於天氣原因,莫措與山越的邊境之戰不得不暫時停息,此前御侯守住黃蘇城並設計拿下扎格的人頭,山越士兵全軍覆沒,因此回國後受到莫措國君商度的嘉獎。
對此呼延濤心中實在不甘,原本的好局勢竟被扎格那個蠢貨給攪黃了,還將手下士兵全部葬送,這讓他十分惱火,總覺得自己的威名受到了御侯那個黃毛小兒的挑釁,可是黃蘇城加大了城防,並不好攻,於是他又親自率新兵拿下莫措另一邊城,西木城。
西木城位置相對黃蘇城來說其實更重要一些,因為它位於莫措、山越和秦國三國交界之處,但又因為這個原因,三國之間相互制衡,在沒有徹底決定打破平衡之前,這裡反而更安全一些。
呼延濤深思熟慮之後,終於還是下定決心。
那次戰役中,烏家三兄弟表現良好,戰績卓著,亦大大揚名,成為山越軍中新秀,三兄弟被呼延濤親自提拔為千夫長,並特許每人皆可率領千人隊伍自行迎敵,若事急從權,則可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自西木城被攻下之後,秦國鴻鈞亦蠢蠢欲動,他派兵悄悄來到了距離西木城不過二十公里的矮山處紮營,試圖橫插一腳將水徹底攪渾。
恰逢天降大雪,道路難行,氣候情況十分惡劣,沒辦法三國只好暫時休戰,安靜的等待春天的來臨。
等到萬物復甦,波瀾亦將重現。
而在黃蘇城南邊十公里左右的小山坳中,一座破落的小房屋門前,兩名少女正俏生生的站在門前的漫天風雪之中,兩人對面堆有一個小土包,前方豎一塊木碑,上書“張爺爺之墓”,字型雋秀自成風骨。
這兩名少女正是一路從黃蘇城逃出來的衛青和那措。
當日衛青身受重傷不省人事,那措利用赤兔引開追兵,逃命途中偶遇一位老人,他將兩個丫頭帶回家中,費勁心力才將衛青從鬼門關拉回,還為兩人提供衣食和容身之所。
一年的相處,兩人逐漸得知老人的姓氏,他姓張,自幼孤苦所以一直沒有名字,兩人便稱呼他張爺爺。
御侯的手下不是沒有找過來,張爺爺也不是沒有懷疑過兩個小丫頭的真實身份,可他都沒有在意,不僅將兩人藏起來躲過了追兵的搜捕,還悉心照顧兩個丫頭,對她們的來歷從不多問。
衛青感念他的救命之恩,亦感動於老人維護的態度,所以在那措提出要陪著老人生活的時候,她意外的同意下來,並確實安穩的待在這裡生活了一段時間,對於繼續南下一事從再不提起。
可惜好景不長,老人年紀已大身體本就虛弱,適逢這年天氣反常,大雪不斷,老人家境又貧寒,並無禦寒之法,終於在一次上山採藥時病倒,從此一病不起,生機漸逝。
老人一生孤苦,逝世之日也就只有衛青兩人守在床榻旁,兩個小丫頭用了整整三天才將老人的屍體收拾好,並在他屋前一顆柳樹旁挖好墓穴,選定吉日將老人家下葬,由衛青親自提筆為老人寫了墓碑。
“阿青,外面冷,快進屋吧,萬一傷勢又復發就不好了。”兩人每天來墓前為老人祈福,這日祈福剛剛結束,那措便拉著衛青的手將她帶進屋子,強制性的讓她躺到床上蓋好被子,然後自己也脫了鞋子爬進被窩。
這幾日天氣實在寒冷,大雪又不肯停,兩人根本走不出去,什麼都不能做,就連阿黃都不再出去亂逛,每天都老老實實的待在屋子裡。
衛青身上的傷勢近日隱隱有復發的趨向,身上四肢的骨縫又開始發癢,偶爾會像針扎一樣疼個不停,她雖不說,可那措還是能從衛青的表情上看出她的痛苦,所以每日除了為張爺爺祈福之外,就是強迫衛青待在床上蓋好被子,甚至還會用自己的體溫來溫暖衛青,偶爾還會讓阿黃也到床上來,三個小夥伴互相取暖。
她們屋裡沒有炭火,木柴也早已用完,大雪封路根本沒法出門,那措也就只能想到這個辦法來幫助衛青養傷了。
“阿措,這雪下了這麼多天,也該停了,等雪一停咱們就走吧。”自張爺爺去世之後,衛青就一直在考慮繼續南下,可惜天氣一直不見轉好,她心中有想法也無可奈何。
雪已經下了這麼多天,按日子來算春天也快來臨了,天氣也差不多該轉好了,她也是時候跟那措提這事了。
“嗯,我聽你的。”那措點了點頭,她一直知道衛青想走,可她當時提出要陪著張爺爺生活一段時間的時候,衛青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