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白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一章 圍獵困獸,重生之趙武天下,清平白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重生而來的趙雍,一直都相信一句話,那就是“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句話至理名言讓他一直念念不忘,所以他沒有親政的時間裡,一直當自己的好好學生,裝作人畜無害的樣子,但是實際上,一旦親政,就用龐蔥這個外來戶,取代了趙氏宗族,暫時減少了趙氏宗親和趙成對自己的威脅。說的直白一點,趙成不一定會謀反,但是槍握在自己手裡才最安全。
緊接著,他吸收李拙、樂毅、樓緩、仇液等人進入自己的軍隊管理層,平衡趙氏宗親對軍隊的影響力。而當他徹底掌握了軍隊的領導權力之後,又慢慢運作自己信得過的趙廣等人參與軍事決策,讓趙氏和外來人在軍隊的之間,保持一個微妙的平衡。
正是透過這樣一番費盡心機的佈局和謀劃,他才將軍隊抓的穩,也才敢在趙國興起一系列的變革。這個時候,那些對於這個乖乖小子還保持輕蔑的大臣們,才發現自己悄無聲息的就被趙雍的佈局包圍了,想翻身都困難。可以說,透過軍事改革推動政治變革,才是趙雍成為趙國國君這幾年來一直乾的事情。
無巧不巧的是,趙雍的軍事改革方向一直都比較明確:建立一支忠於他自己的職業化軍隊。這支軍隊無論是戰鬥力還是職業化程度,都必須是第一位的。也正是基於這樣的目的,李拙、仇液等人,才能夠出人頭地,成為軍中難得的少年將領。
反觀中山,司馬賙可以說是一個好的統帥,但是一個好的統帥,未必就是一個職業化軍人。司馬賙的戰功也中山也是家喻戶曉,甚至於趙國和燕國,都吃過他的虧。然而當他統領一種兵種的時候,他的短板就顯現了出來,如果說元帥的特點在於協調多個兵種進行最大化資源利用的話,那麼將軍的特點就是讓自己計程車兵發揮最大的潛能。
很顯然,在這一點上,仇液也比司馬賙高明瞭許多。
作為一個胡人,他對馬匹的熟悉程度要比司馬賙敏感的多,雖然是第一次遇見這種覆蓋鐵甲的部隊,但是兩個回合的較量,他就已經發現了這支部隊的優點和缺點。
鐵甲騎兵最大的優點,就是防禦高,衝擊力也強,任何想和他正面較量的部隊,都難堪一戰;但是缺點也非常突出,就是馬匹的耐力。在他看來,中山的騎兵的馬匹和自己的馬匹本質無二,都是那種擅於衝鋒不善於長途奔襲的馬匹,這也是整個草原馬匹的特點,而這個時候的中山軍,不但沒有將這種缺點進行掩蓋,反而披上了鐵甲,放大了這種缺點,這不是捨本逐末嗎?
仇液哪裡知道,在東亞地區的馬匹中,幾乎沒有一種是擅於長途奔襲的高耐力馬匹,甚至於千年之後的蒙古大軍,為了長途奔襲,都是一人雙馬,以此來彌補這種耐力缺陷。而這也是東方騎兵多是輕騎兵,而西方騎兵多以重騎兵出現的本質原因。
拋開這些題外話,仇液既然知道了問題所在,也就不再給司馬賙機會。他這次沒有使用傳令兵,而是習慣性的啜起了嘴,發出一種胡人們圍獵時用的聲音。這種聲音很快在趙軍中傳開,而這些趙軍將士們也知道了仇液的意思,開始有意識的躲避著中山軍的進攻,放棄與他們正面接戰的機會,而是多采用迂迴襲擊兩翼的戰術。
若是從天上看去,就會發現整個趙軍打的毫無章法,幾乎沒有了當初完整的整形,但是隱約之間,就像是一張網一樣,從四面八方將中山軍包裹其中,但是這張網明顯沒有要將中間的獵物捕捉的意思,始終保持著一種若即若離的感覺。
司馬賙一馬當先,緊緊尾隨著剛才被自己一擊即潰的趙軍,他很清楚,只要自己追上了趙軍,那麼就輪到自己發揮了。然而很快,他就發現了不對,那就是趙軍的部隊,始終和自己保持在有效射程之內,以至於兩翼的中山軍不得不面對趙軍的強弓襲擊,而在這樣近的範圍內,趙軍的弓箭準確的找到了中山騎兵的弱點,紛紛對中山馬匹沒有覆蓋甲冑的地方攻擊。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司馬賙心裡想到,隨即令旗一揮,中山騎兵整體隊伍向左傾斜,左翼部隊率先靠向趙軍接戰,其餘騎兵向左機動。而左翼的趙軍,由於剛才攻擊的要求,這個時候就是想跑,也沒能迅速撤離,最接近中山軍一側的騎兵率先遭遇到了中山軍的貼面進攻,沉重的銅頭錘,帶著呼嘯的哨音,狠狠的砸在趙軍的武器上,隨即趙軍的雙手被強大的衝擊力震的雙手一麻,武器險些脫手,正欲再次迎敵,抬起頭,卻看見受到武器衝擊較小的中山人,已經將死神的邀請函送達,只感覺到眼前一黑,整個人就摔倒在地,鮮血順著被錘子在腦袋上敲出來的坑噴薄而出,很多趙軍只在兩個回合,就成為了屍首,永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