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白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章 圍點打援,重生之趙武天下,清平白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顯王十六年,魏國圍攻趙國都城邯鄲。無奈之際,趙國向齊國求救。齊王命令田忌孫臏統兵救援趙國。孫臏審時度勢,力主田忌不要北上救援邯鄲,而是趁魏國國力空虛之際,進攻魏國國都大梁。
孫臏先讓對於軍事知之甚少的齊城、高唐二人攻擊平陵失敗,假意讓魏軍認為齊國兵力弱小,其次在帶領精銳部隊,圍攻大梁城。當是時,龐涓剛剛圍攻邯鄲,聽到齊軍大敗平陵的訊息,有些大意,待攻下了邯鄲,就聽到了齊軍圍攻大梁的訊息,不得不來不及修整,就帶著部隊南下馳援,終於在桂陵中計,損失慘重。史稱圍魏救趙。
圍魏救趙開創了中**事史上運動戰殲敵的先例,避開了魏國的主力部隊,以精銳部隊穿插敵人身後重要戰略據點,然後集中優勢兵力,誘敵深入,依託地形予以殲滅。這給後世很多名將帶來的重要的啟迪,也揭開了“運動戰”這一全新戰術的神秘面紗。
從戰術運用上來說,圍魏救趙就是利用了“攻敵之必救”的原則,迫使魏軍進行回援,同時數計並用,不但解了邯鄲之危局,更是讓魏國遭受到了巨大的損失。
而牛翦在軍事會議上的策劃,幾乎就是這個計劃的翻版,但是眾人卻不知道,實際上他們是將圍魏救趙發揮到了另外一個極致—圍點打援。
趙希依然記得,牛翦在軍事會議上侃侃而談的樣子,他一邊在沙盤上指指點點,一邊口若懸河,將自己的想法全盤托出。
“首先,以代王城和無窮之門為線,將東部之重要士卒,全部集中到西部,只留下少量騎兵和絕大部分步卒,組成防守部隊,確保東部城池不容有失即可。而集中之部隊,分上中下三路出擊三胡,造成我軍例行‘北巡’的樣子,以空虛之東部城邑為誘餌,吸引燕國和中山國的注意。”
“其次,組織一支車騎混編部隊,從飛狐峪經靈丘南下,沿著趙國和中山國之邊境,晝伏夜出,以半月為期,出現在易縣城下,進行圍攻,以掐斷敵人之後路。而此刻,濁鹿之守軍,應準備一月之糧草,緊緊吸引住來犯之敵,以圖敵人久攻不克,而挫傷敵人之銳氣。”
“那麼這個易縣,到底是打還是不打?”一個都尉忍不住問道。
牛翦微微一笑,神秘的說道:“似打而非打。”
“什麼意思?”
“易縣是燕國大軍的糧草重地,若是能夠掐斷此路,則燕軍的軍心必然渙散。而我等則在其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靜等對方來援,以全殲其所部。”
眾人一聽,心中立刻明瞭,這就是當年孫臏用過的圍魏救趙嘛!果然是精妙無比,紛紛豎起大拇指,說牛翦老當益壯,果然是趙國之棟樑啊云云。
就在此刻,在一旁沉默良久的李衍,突然輕聲說道:“若是對方不來回援易縣,我軍的處境豈不是太過兇險?”
眾人一愣,顯然沒有想到李衍會這麼說道。牛翦也不以為意,問道:“李都尉為何有此一說?”
李衍向牛翦搞了個罪,指著易縣說道:“易縣,乃是燕國邊境重鎮,燕國苦心經營多年,既然是糧草重地,自然也是儲量驚人的,有如此儲量,我軍需要多少人才能攻下來此城呢?”
眾人心中一凜,果然如李衍所說的話,那麼所需要的軍隊數量,絕對是一個萬人之數,何況,易縣所屯紮士卒,其人數自然也不會太少,就這一點來說,想要攻下來,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更不用說要圍住了。
“第三,”李衍指著沙盤上的兩軍形勢說道,“易縣位於燕趙邊境,同樣也是燕國和中山國的邊境,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憂慮,若是輕易攻打此地,必然會驚動周圍郡縣,那麼大軍必然將遭遇幾倍於自己的敵軍包圍,若是如此,恐怕我們埋伏不成,反而會被對方包了餃子了。”
李衍絲絲入扣的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在他看來,牛翦的計策決然是不錯的,但是問題在於,此刻是在對方境內戰鬥,而且燕國並非兵力空虛,若是進入燕境攻打易縣,不但有覆滅之虞,更有引火燒身之險,說不定連濁鹿都保不住,到時候,空虛的東部將會全然被燕軍一戰而降,趙軍也就無法自由的出入飛狐峪了。
眾人都不是傻子,當李衍將這三點說明白之後,眾人都發現了牛翦計策的漏洞所在。說的好聽一點,牛翦的計策並沒有錯,但是問題在於,全然讓出東部城市,實施大範圍的迂迴包抄戰術,風險係數太大,需要承擔的風險也大,除非是有絕對的把握,否則誰都不敢承擔責任。
趙希看著眾人一言不發的樣子,而牛翦這位老將軍,也因為剛才自己的方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