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白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章 寧武關隘,重生之趙武天下,清平白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歷史是一個宏大的命題,創造者,有時候會青史留名,有時候卻名不見經傳。無論如何,創造歷史的人,都值得紀念。

但是李衍對於這種虛名,看的到不重,在他眼中,如何能夠順利將這座關隘建好,是他當前最大的心思。自去歲十一月份以來,到現在大約半年的光景,他和工匠們按照自己親自勘探設計並經過邯鄲同意的關隘圖紙進行修築,如今一個周長約有二里、高約三丈、基寬三丈、頂寬兩丈的關隘已經略有雛形,糧倉、兵營、房舍正在緊張的施工中,李衍的督促,工匠們正在進行加固工作。

當趙雍帶著兵馬,浩浩蕩蕩的來到這座正在修築的關隘之下時,也只是看到在修葺城牆的民夫,還有李衍在城門前等待的影子。

“發動了約有多少民夫?”

“尊君上命令。趙相發動代郡民夫三千,晉陽、狼孟、榆次附近民夫越有兩千人,五千人合力,如今完成了牆體的基礎工作。冬日裡修築不便,入春以來天氣轉暖,已經快於之前了。”

“糧食供給如何?”

“代郡調撥了三千五百石,每日兩次,天寒加一次,半年光景,消耗大半,趙相決定今歲夏收之軍屯糧食,全部支付給臣下。如此或可支撐到明年夏收。”

趙國是複種制,即夏收冬小麥,仲秋之後種秋莊稼。所以趙雍突襲中山的之時,在秋天即返回。按照趙固的意思,應該是冬小麥收成之後,就撥付李衍做築城之用。

“看來趙相這次,是要掏光家底嘍。”趙雍忍不住打趣道,身後跟著的牛翦等人也忍不住大笑起來。這也是趙雍在代郡等地推廣軍屯的效應顯現。

趙國多盆地丘陵,平原面積狹小,而且大約有一半的地區還是畜牧養殖區,糧食本就供應困難。根據《禹貢》的劃分,趙國所屬的冀州,土壤是白壤,也就是所謂的鹽漬土,在土壤中屬於中中之土,這也是制約趙國農業發展的自然條件之一。趙雍恨不得想出幾條改善土壤環境後世良方,但是他本身對這個沒有研究,也就只能作罷。

由於趙國為了保證戰馬的供應,維持一個良好的畜牧業發展水平非常重要,而本身就實力強勁的冶鐵業,也讓趙國的商業氣息濃厚。是以趙肅侯和趙雍之前,都是農商並重的模式,後來趙肅侯改革,強調農業的重要性,而趙雍又在此基礎上,強令推廣重農抑商政策,對於商人苛以重稅,才讓趙國的農業有了較為好的發展環境。不得不說,趙雍這種我改變不了自然環境,只能政策引導的辦法,也算是一種改革吧。

“趙相也是沒有辦法。驅趕三胡,既是對趙國有益,對代郡來說,也更為重要。代郡承擔了趙國的養馬重任,這是立國之本,不能輕怠;三胡叩邊,代郡囤積重兵,牽扯趙國南下的步伐。而此等問題,在驅趕胡人之後皆能解決大半,至少趙國北部邊境可以高枕無憂矣。所以此一役,即使掏光家底,也要打。”樓緩說道。這幾年在代郡,他和趙固兩個人通力合作,一個處理政務,一個處理民族關係,倒也相得益彰。他當然知道,自己沒能回到邯鄲,固然有邯鄲的官吏們對他這個外族人的反感,同樣也是趙雍有意為之,故意將他放在這裡的原因。無他,只要自己能夠處理好三胡之事,不回到邯鄲,在趙雍心中依然地位超然。

眾人一路說笑,走到了已經事先修建好的守將府,將領們分次做好,看著趙雍,等他做戰前安排。

這是趙雍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指揮作戰,而且面對的是胡人,胡人的戰鬥力雖然不如中山人,因為他們逐草而居,本身的生活都是問題,而且生產生活資料也比較短缺,沒有車兵、步卒等精細化的部隊,幾乎都是騎兵,所以他能親自帶兵出征的阻力比較小。但是同樣對他的指揮能力,也是一種考驗。

“李衍,最近草原動靜如何?”趙雍沒有急於下命令,而是先讓李衍彙報一下最近的情況。

李衍出列,行禮言道:“回稟君上。據臣的探馬來報。如今草原形勢非常混亂,到是極適合我軍出征。”

話說當日匈奴的丘林部南下,根據卓卡的訊息,丘林部探知樓原去火併了鼓忠的部落,是以精兵盡出,才讓丘林部偷襲得手。丘林月將這個訊息告訴了自己的二哥丘林朵阿。丘林朵阿雖然好女人,但是此次出來的目的就是要為丘林部佔領豐饒的草場做準備,實際上,也是為自己打算,別總是讓自己的大哥搶了風頭,所以聽說打探到了樓原的訊息,立刻帶領手下的匈奴兵前往鼓忠的營地埋伏,待雙方戰罷,猛然殺出,打了樓原一個措手不及。

即使如此,樓原畢竟是百戰之兵,丘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趙武天下

清平白鷺

轉世為僧

916人

龍魂鳳魄

陌豫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