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白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三章 舌戰群儒,重生之趙武天下,清平白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關於商鞅,趙雍多次和鶡冠子、肥義以及趙豹等人討論過,這讓他對商鞅的認識和看法,更加的立體和全面,所以面對田易的詰問,顯得非常從容。

“商君獻策於孝公之前,分別以帝王之道,王者之道回答,孝公不喜,唯商君以王霸之術回答時,孝公方才喜之。商君遂以王霸之術佐孝公。是以商君之法無害,唯用之之人有異而已。商君非聖,只能以秦國之地實情而施法之條目。秦地民風彪悍,好勇鬥狠,以嚴刑峻法約束之,正當其時。”趙雍這一觀點,正是在之前和鶡冠子辯論之時逐漸完善的,特別是穿越而來的趙雍,更加清楚什麼是“因地制宜”“結合國情”。

田易沒想到,這個“趙維”口舌如此厲害,自己剛剛說完,他就想到了辯解之詞,然而聽其所言,亦非全無道理。是以一時間竟無從招架。

“君兄所言,吾不敢苟同。”此時,田易旁邊的一個人也加入到兩人的辯論之中,“孟軻先生曾說,‘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秦國雖然一意霸道天下,然天下熾烈,如鼎中沸水,雖百人揚起,水仍沸騰不止。秦國之法,猶如以揚止沸之法,雖可行於一時,卻難以行於一世。終歸要回於仁政。”

“然而同為儒家,孔夫子卻說,‘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坐衽矣’,孔夫子對於王霸之說,是沒有特別的意見的,其所念所想,唯有民心而已。可見所謂王道霸道,實在是‘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的事情。”趙雍答道。

“‘兵者,兇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以百姓奉將士,雖保家衛國吾亦勇為也。以百姓供一人,雖開疆拓土君子亦當遠離也。”又有一個看熱鬧的人說道,還引用了《孫子兵法》的句子。

“‘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墨子以‘兼愛’天下行事。以我觀之,若墨子先生能夠以天下一統為根本,佐助德才兼備之國,行天下一統之事,此‘兼愛’之行事,遠超四處救火,扶弱濟困之舉。君言開疆拓土,君子遠離,若人人如君一般,恐怕再有三五百年,亂世仍舊繼續。設人人若墨家一般,恐怕亂世之行,更加長遠。中原亂戰已久,天下渴慕太平,如此,何時可待?”趙雍越說越興奮,完全忘了自己的敏感身份,好像已經沉浸在這種思想的碰撞中。

“不然,楊朱曾言,‘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一毛不拔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若為利天下而取一毛,雖有大義,吾亦不為。難道先生敢說,此言大謬乎?”見他提到墨子,很快就有人想到了楊朱,這個和墨子天生就是兩個極端的先秦宗師的思想,此刻在眾人的疑惑中被提及。但是同時,對於趙雍本人的學識之淵博,學問之深厚,也深表佩服,是以不自覺的,使用了“先生”這個詞。

“楊朱先生所學,吾拍馬而不及。”這句話太熟悉了,就算趙雍前世再不通曆史,對於這句話,也是非常熟悉的。如果是之前,他可能不知道如何回到他,而此刻,已經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的趙雍,已經踩著數千年先進知識這位巨人的肩膀,侃侃而談了。

“楊朱先生說,雖一毫而不予,此誠可貴也!然而,如斯言,若人人不取一毫,人人不利天下,誠可治矣。然而人之所以生,天所養也,為喜怒哀樂所控,及至後成君子小人。是以人與人方能千差萬別,性格不同。先生欲人人不利天下,豈不是霧中看花,水中攬月乎?”假若十五歲的荀況現在在稷下,就在這場辯論中的話,一定深有同感,找趙雍秉燭夜談的。

眾人一聽,此人不但引經據典,而後面那句,卻說人的好與壞,是由後天決定的,而非是先天就是好人,這種觀點可是聞所未聞!此人竟然直接反駁了孟軻先生的“人之初,性本善”,他到底是誰?

“那以先生大才,以為天下之治若何?”終於,大家不敢再與他辯駁了,這個問題,就是虛心求教了。

但是趙雍心裡哪有什麼觀點,他現在剛剛對於這些知識啊有了批判性的認識,現在讓他成一家之言,簡直是不可能的,那他就真成了先知和聖人了。

他思索一陣,小心翼翼說道:“管子言‘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是以治國也好,治天下也好,無非內以安民,外以抵虜。但天下大勢,非一成不變,而是不斷變化,人君也好,名士也罷,需洞悉天時地利,改弦更張,以順應天時。”

趙雍畢竟不是思想家,只能說些空話套話,而且在治理國家上面,他更加不敢言語,畢竟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皇商嫡女:醫動天下

乙夢

異界之技能召喚大師

邊境沙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