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與爭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部分,大帝修仙(王十),誰與爭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洛陽城內,盛傳司馬乾犯病的時間是咸寧初年(275年),具體說來是咸寧二年,這一年,晉武帝司馬炎得了一場重病,幾乎死去,在司馬炎病重期間,相當一部分大臣謀劃擁立司馬炎血緣上的親弟弟齊王司馬攸,而不是司馬炎的兒子——太子司馬衷。只所以強調司馬攸是司馬炎血緣上的弟弟,是因為司馬攸已經過繼給司馬師,司馬攸是司馬師法律上的兒子,與司馬昭的嫡長子司馬炎是堂兄弟的法律關係。

擁立誰做皇帝,最根本的還是要取決於利益關係,當然表面上還是要說得冠冕堂皇,於是司馬攸與哥哥司馬炎、侄子司馬衷的帝位之爭,外化為對嫡長子繼承原則的辯論。擁立司馬攸一系的理論觀點是:天下是宣帝司馬懿的天下,司馬懿死後,應該由司馬懿的嫡長子景帝司馬師繼承,司馬師死後,也應該由他的兒子司馬攸繼承,這才符合周禮嫡長子繼承的精神。這個觀點是如此的冠冕堂皇,如此的符合官方的政治宣傳,以至於文帝司馬昭也不得不假惺惺的表面上承認這一點。但是政治的實際執行,只能取決於*裸的政治利益,而絕不會取決於政治理論,否則弱智的晉惠帝司馬衷,還有東晉完全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晉安帝司馬德宗,就不會長久的保持太子和皇帝之位。

其實這個觀點也是漏洞百出。司馬懿本身也不是嫡長子,天下是司馬懿的天下,那麼是不是司馬懿父親司馬防的天下呢,司馬防的嫡長子是司馬朗,司馬朗雖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