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部分,天龍不敗,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眼睛裡看見的事,可是這些事卻偏偏是真的

蘇軾、蘇轍、範祖禹、範純仁,還有宋廷裡幾個最重要的穩健主和派大臣,竟都已倒了下去,倒在血泊中。

範祖禹腰上甚至還插著一把劍,劍鋒已直刺入他要害,只留下一截劍柄。

高太后身上也帶著血跡,果真是受了傷,但卻是宋國君臣中最鎮定的。

“要想查出這場刺殺的主謀,就一定得抓住剛才行刺哀家的那人,他應該還未走遠。李祥庭,你速速帶人將這皇宮內外搜查個遍!”高太后直起身子,朝一位金甲將軍命令道。

“是,末將遵旨!”那位名叫李祥庭的將領奉命去了。

接著,高太后環顧四周,已知事變非常,她的口氣也變得很嚴肅:“快傳太醫,為眾傷者醫治!”

“微……微臣領旨,這……這就去。”一眾剛才被嚇倒在臺上的真太監聽了,一面答應著,一面奔向大殿之外,去傳喚太醫到來。

頒佈完命令,高太后的鳳目忽而一眯,掃視了大廳一圈,心中已有計較,威嚴地說道:“這件事的主謀說不定此刻就在這大廳之中。”

此言一出,那些朝中還未被殺或是受傷暈倒的大臣們心中不由得湧起一絲寒意,兩條腿也不禁打起了哆嗦。

可是沒有人敢走,沒有人敢動。

這件事實在太嚴重,誰也不願沾上一點嫌疑,唯有呆立當場,聽候老太后的發落。

東方不敗也環環看了四周一眼,發覺奇怪的是,在大殿裡沒受傷的人,幾乎都是大宋激進主戰派的關鍵人物,那麼高太后的心思她也猜到了七七八八:“這場謀殺的主使者就是這些大臣中的一位或幾位!”

再瞧瞧高太后,她傷得雖然不重,卻顯得比別人更悲哀、憤怒、沮喪。

也正在這個時候,皇宮裡的太醫陸續趕到,為負傷者包紮敷藥。

皇帝趙煦見狀,忙上前安慰她道:“奶奶,這裡的事就交給那些太醫吧,孩兒扶你回崇慶殿後閣休息。”

太皇太后聽罷,卻狐疑地看了自己的孫兒一眼,繼而將乾枯的手掌向上一豎,否決道:“孩兒,別慌,奶奶在此還有些事要查清楚。”

扭頭向一名宋軍將領吩咐道:“張承宗,你去將大理寺、刑部、御史臺中的精銳捕快盡數給哀家調來,勘查現場,哀家要親自坐鎮指揮!”

“是,末將這就去!”那位張將軍領命之後便走出了皇宮。

過了約莫一炷香時分,數十名宋國境內最得力的捕頭進入大廳,開始調查取證。

而高太后則抱著孫子皇帝,不動如山地端坐於高臺正中央,閉目養神,等待著查驗結果。

他們的周圍此刻站滿了大宋國最精銳的御林軍士兵,擔任警戒。

又過了大半個時辰,一名捕頭來到高太后面前,恭恭敬敬地奏報道:“啟稟太后,微臣現已查明刺客同時熄滅大廳內油燈燭火的方法了。”

“喔,是嗎?速速道來!”高太后聽了,登時雙目一睜,從裡面射出兩道精光,好奇地說。

東方不敗也在不遠處凝神傾聽著,她同樣好奇,當晚昇平樓的大殿中,原本燈火通明,高手如雲,緣何宴會廳內外七十二盞長明燈與三十六盞大紅燈籠居然會同時熄滅。

她聽到的答案是如此地出人意料之外,卻又落入情理之中燈裡的油幹了,燈自然會熄滅;蠟燭的燈芯燃盡了,就不會再燃燒。H

正文 第三百二十章 血濺皇廷(十)妙局

更新時間:9…1 0:34:28 本章字數:2868

(今天繼續感謝書友“事組則圓”的打賞!我的作品《天龍不敗》釋出了新章節《第三百二十章血濺皇廷(十)妙局》,)

那個捕頭解釋道:“我們已勘查無誤,發現所有油燈裡事先被人加了等量的油,而每隻蠟燭的芯也被人做了手腳,裡面被拆了一大截,所以這些油燈和蠟燭燃到幾乎同一時刻盡數熄滅。”

高太后聽罷額角滲出絲絲冷汗,微微點頭道:“嗯,好大的手筆,好精巧的佈局。”

捕頭繼續說:“料想是刺客一早便在皇宮裡安插了內線,特意吩咐他們今晚給每盞燈里加同樣多的油,把蠟燭裡的燈芯弄成一樣長。”

一旁的東方不敗暗自讚歎這計劃實在周密,幾乎是天衣無縫的。

高太后又問:“那內線是誰?查出來了嗎?”

那個捕快點頭應道:“據我們多番查證,作為刺客內線的是宮裡的幾個太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旖吻

邐邐

蝴蝶軼事

醇白

綠茶美人在七零

林阿律

港綜:你管這叫臥底?

白白了開水

爆寵醫妃之病王太腹黑

香雪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