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6部分,天龍不敗,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考慮到宋國八十萬大軍中至少有一半對我國虎視眈眈,威脅遠勝高麗,臣弟就把能調動的兵馬主要佈置在了宋遼邊境上,所以與高麗接壤處的防備就空虛了些。近日高麗人想必查知了這一情形,是以提兵來犯。”

耶律洪基聽了東方不敗的話,沉吟半晌,搖頭道:“東方兄弟,你的決定沒有錯,錯的是那高麗國王王晧。為今之計,是要儘快打退敵軍的進攻,保我大遼疆土。東方兄弟,你可有何良策?”

東方不敗當即拱手道:“大哥,臣弟這就釋出命令,讓駐紮在中京大定府、錦州、瀋州、通州、黃龍府的守軍,和完顏部、回跋部中的勇士們,全都集結到我國東部邊境上,而臣弟願意親自去統領他們,擊退來犯之敵。”

耶律洪基聞言,當即大喜,笑道:“哈哈,有你東方不敗出馬,那些高麗蠻子準得慘敗了,哈哈哈!”

第二日午時,在“江昂”“江昂”的軍號聲中,東方不敗領著一部分駐守在上京的兵馬,在遼帝的親自送行下,啟程了。

一路上,東方不敗翻看著關於高麗國的史籍,不停地思考著對敵之策。

約莫一百八十年前,王建創立高麗政權後,積極北上擴張領土。為此與遼國發生矛盾、糾紛,甚至演化成衝突。

如果說在對待高麗國內豪族的問題上,王建採取了懷柔和推恩的策略,那麼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王建在北部邊境上採取積極北進的戰略,大肆拓展領土。

有遼一代,高麗已將領土北界,由前朝新羅時的大同江向北擴張至清川江中上游至鴨綠江下游一帶,疆域大大超過了新羅。H

正文 第三百零四章 納美復鏖兵(四)捷報

更新時間:8…22 0:28:07 本章字數:2530

(今天繼續感謝書友“事組則圓”的打賞!我的作品《天龍不敗》釋出了新章節《第三百零四章納美復鏖兵(四)捷報》,)

一百七十年前遼國滅渤海國,遼太宗耶律德光將渤海遺民大量內遷遼東,一時間廣袤的渤海故地變得地廣人稀。

西移渤海遺民,削弱了遼國在這裡的力量,使其對原渤海地區特別是對高麗北部女真地區控制減弱。

高麗乘機對這裡的渤海人和原渤海統治下的小部分女真人等進行招誘、驅討,不斷擴張勢力,甚至開始出兵與遼朝控制下的女真人展開激戰。

王建以防禦女真侵擾為由將平壤改稱為西京,派遣從弟王式廉為長官駐守。在高麗王朝的早期,西京平壤的長官擁有很大的權力,他只需要對國王本人負責,其部下官員的任免完全由長官自己決定。

高麗一面積極經營西京,一面於清川江以北築德川、長青、安朔等城,將高麗與遼國之邊界由大同江推至清川江;同時積極討伐居住於鴨綠江沿岸的女真人,蠶食女真故地。

為了防備遼國,高麗建立光軍司,編成光軍三十萬。與此同時,王建採取了移民實邊的策略,將大量的人口從高麗的南部遷往北部。

王建的這些措施增強了高麗北部的邊防力量,大大拓展了國土面積。王建經略北邊的步伐一刻也未停止。到他統治的末期,高麗的北境已經遠及永興和清川江的南岸,疆域大大超過了新羅。

宋太祖建隆三年十月。王建之子王昭遣其廣評侍郎李興佑、副使李勵希、判官李彬等赴宋國朝貢。

大約一百年前,遼國第一次征伐高麗後,高麗戰敗被迫向遼稱臣納貢並與宋斷交,遼則賜高麗“鴨綠江東數百里”。高麗率兵驅逐女真,修建了興化、鐵州、通州、龍州、龜州、郭州六城。

又過了十多年,高麗疆域已擴充套件到鴨綠江一帶。從六十年到五十年前,高麗在咸興以南、永興以北之間修築長城。抵都連浦,並築定州、宣德、元興三關。此後,遼國與高麗東北部就以這一線長城和三關為界。

而今。高麗舉兵越過長城與三關,入侵遼國女真所屬的曷懶甸,並強築九城,當真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東方不敗行軍途中。各地駐軍相繼加入,還未過遼陽府,兵力已過二十萬,想必到了東部邊境上,集結兩倍於敵軍人數的兵士,應該不成問題。

可就在半道上,前線就捷報頻傳。

原來面對外敵入侵,完顏部聯盟聯盟長劾裡缽。派次子阿骨打率領各部落兵馬,在通州會合。這些完顏部落的勇士。總數雖然只有二千五百人,但戰鬥力極強。

阿骨打率領兵士祭告天地,執挺誓師,說:“大家同心盡力,有功的奴婢可以作平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是處青山

抵制日貨

九黎軒轅錄

沸點123

機遇與抉擇

精靈王

姐不是病貓

天涯人小小

呵呵噠![穿書]

瘋狂熱線

病書生

希望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