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部分,天龍不敗,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任盈盈又驚道:“那麼……那麼說來,如果……師……師父是……是男……男子的話,就……就會……就會……”
東方不敗頓時回過頭來,臉上露出狡黠的笑容,然後朗聲道:“不錯,你師父要是男子的話,面對那寶典,早就引刀成一快,不負男兒軀了,哈哈哈哈……”說著更是哈哈大笑起來,甚是豪邁。
突然間,笑聲戛然而止,東方不敗憤憤然道:“盈盈,你說,我們女人到底犯了什麼錯,為何這世道總是百般刁難咱女人?我們一生下來,好像就比男子差上那麼一截,生身父母都瞧我們不起;出嫁前總是被養在深閨,不能隨意拋頭露面,尋常良家女子只有元宵節燈會和清明節祭祖時才能出門;嫁人後就得冠以夫姓,地位也較男人更低微些,得遵從什麼‘夫為妻綱’;還有,男子生前便可娶他個三妻四妾,而他死後,其妻妾卻要為夫守節。哼哼,都怨那勞什子的程、朱理學,什麼‘存天理,滅人玉’、‘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都是極力提倡女子守節的假道學,真/他//媽/是無恥之極。依為師所見,所謂‘存天理,滅人玉’,便是要維護他皇帝老兒的統治秩序,也就是他臭天子的破‘天理’,不要咱們女子追求個人的zìyóu、幸福,實際上也就是被稱為‘人玉’的東西;所謂‘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說穿了就是寧可餓死,也不能破壞那狗皇帝的倫常秩序,我呸。千百年來,多少女子的含辛茹苦,在寂寞中耗盡青春,爭來的不過是一座冷冰冰的石牌坊而已。每一座貞節牌坊下,不是埋葬了一條活潑潑的生命,就是埋葬了一個女人數十年的青春。嘿嘿,咱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歙縣‘龍興獨對’,接受當地大儒‘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的方略,誰知道後來那裡竟然成了全天下貞節牌坊最多的地方,哼,真是豈有此理!”說著左臂一揚,順手在身旁一塊齊腰高的大石上重重拍落,那塊石頭被拍得先不住搖晃,而後更是“喀喇喇”一聲,從頂部至底端裂了開去,足可見她此時的功勁是何等的厲害。
略微平復了一下心緒,東方不敗悠悠嘆了一口氣,繼續說:“唉,咱們江湖女兒,整rì價過著刀頭上舔血的生活,好不容易用鮮血甚至生命為自己掙脫了一些世俗的枷鎖,想不到,哼!還有這等可惡的事,好端端的一本《葵花寶典》,咱們女子便練不得。”
任盈盈忙安慰道:“師父何必著惱。區區一部破殘本,咱們練不成,那是因為有比之更好的武功等著咱們去練呢!”
東方不敗聽了,轉怒為笑,點頭道:“正是,正是。想當初師父我練不了這《葵花寶典》上的武功,便四處打聽,希望找到能讓女子也可修煉它的法門。在探訪中,我得知這部《葵花寶典》是前朝皇宮中一位宦官,也就一個在皇宮中做太監的人所著。寶典中所載的武功,精深之極,三百餘年來,始終沒一人能據書練成。根據這些情報,我便追本溯源、順蔓摸瓜,到處蒐羅前朝皇宮的遺留文書,希望能找到一些關於《葵花寶典》的線索。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元代皇宮中流落出來的一堆古籍裡,師父終於發現了南宋末代右丞相文天祥所作《正氣歌》的原本真跡。”
任盈盈聽後恍然大悟,笑道:“想必咱們所練的《正氣歌訣》就藏在這《正氣歌》的原本真跡裡,原來師父是歪打正著啊!”
東方不敗臉上笑容更盛,滿意道:“盈盈聰明。當我第一眼看見那本冊子時,原也以為那只是一本普普通通的詩稿,於是差點便把它扔在一旁。幸好當時我仰慕該詩慷慨激昂,充分表現了文天祥的堅貞不屈,就翻開來看了幾頁,這一看卻是收穫頗豐啊!這首詩創作於元大都的監獄中,開卷點出獄中有‘水、土、rì、火、米、人、穢’七氣,而文天祥說要‘以一正氣而敵七氣’,我隨即想到《葵花寶典》上部的內容。《葵花寶典》上部重在練氣,在開篇便寫道‘玉練神功,引刀自宮。若不自宮,功起熱生。熱從身起,身燃而生。由下竄上,燥亂不定。即便熱止,身傷不止。自宮以後,真氣自生。匯入丹田,無有制礙。氣生之法,思色是苦。厭苦舍離,以達性靜。性靜以後,手若拈花。氣繞任脈諸穴,方匯丹田。氣成之後,人若新生,妙及無比。再配性淡之食草。如木耳、草菇、冬瓜、薯類等,練藥而食。此功一成,出手如雷。招式何用?隨手一招,敵不及防,即是殺招。’我當時就好奇,這文天祥是個文官,難道也懂練氣之道?也便就細讀起他的遺作來,從‘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rì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到‘一朝濛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越讀越發覺得這其中暗含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