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部分,天龍不敗,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手下這幾十上百號弟兄這是在搞什麼玩意啊?怎麼一個個臉色灰敗,喲喲喲,有的還流了這麼大一灘血。地上這麼多死蛇又是從哪兒來的呀?莫不是他們在這裡捉蛇吃把自己給弄傷了吧?”說話間手臂一長,立時便將數個受傷較重、還在兀自流血的乞丐身上的幾處大穴給點了,手法快極。
她這一點穴,譚公便即會意,立時從懷中取出一隻小盒,開啟盒蓋,伸指沾些藥膏,抹在那些丐幫弟子的傷處。這藥一塗上,傷口中流出的鮮血立時便止。譚婆點穴手法之快,固屬人所罕見,但終究是一門武功,然譚公取盒、開蓋、沾藥、敷傷、止血,幾個動作乾淨利落,雖然快得異常,卻人人瞧得清清楚楚,真如變戲法一般,而這藥止血的神效,更不可思議,藥到血停,絕無霎時遲延。
喬峰見譚公、譚婆不問情由,便出手替自己的屬下點穴治傷,心道世人大多瞧不起丐幫裡的弟兄,有的自詡俠義之輩甚至連丐幫長老、舵主的衣衫都不願意觸碰一下,而這兩位前輩對一般尋常乞兒也是照救不誤,渾不嫌棄他們身上骯髒的汙穢,登時感激之餘,更生出敬佩之意,連忙替丐幫兄弟出口道謝。
譚婆一邊為其他弟子點穴療傷,一邊又問:“喬幫主,我瞧他們身上的傷口也不是給蛇咬的。當今世上誰有這麼大的本事,竟把你丐幫弟子傷成這樣?”喬峰笑道:“哈哈,不瞞前輩,是我幫兄弟自己互相練功拆招時不慎把同伴弄傷的。”譚婆搖頭嘆道:“哎呀,這些個小孩子,平時練個功,也不小心著點,傷了自家兄弟,那多不好。”
參與叛亂的丐幫諸弟子一聽喬峰的話,頓覺臉上火辣辣地,想必是紅得厲害,還好在黑夜的掩護下,倒不至於被人發覺。
譚婆忽地哈哈一笑,說道:“喔,你撒什麼謊兒,我知道啦,你這幫主當得真夠鬼精靈的,打聽到譚公新得極北寒玉和玄冰蟾蜍,合成了靈驗無比的傷藥,就讓手下互相亂打一氣,然後來試試這藥的效果。”
喬峰不置可否,只微微一笑,心想:“這位老婆婆大是戇直。世上又有誰會把自己的同伴打傷了,來試你的藥靈是不靈。”
這時又聽得蹄聲得得,一頭驢子闖進林來,驢上一人倒轉而騎,背向驢頭,臉朝驢尾。譚婆登時笑逐顏開,叫道:“師哥,你又在玩什麼古怪花樣啦?還不快來幫我的忙!”
但見那驢背上之人縮成一團,似乎是個七八歲的孩童模樣。他一聽到譚婆的吩咐,立馬一骨碌翻身下地,突然間伸手撐足,變得又高又大。眾人都微微一驚。譚公卻臉有不豫之色,哼一聲,向他側目斜睨,說道:“我道是誰,原來是你!”隨即轉頭瞧著譚婆。
那倒騎驢子之人說是年紀很老,似乎倒也不老,說他年紀輕,卻又全然不輕,總之是四十歲到七十歲之間,相貌說醜不醜,說俊不俊。他走過去一面出手為受傷的乞丐點穴止血,一面雙目凝視譚婆,神色間關切無限,柔聲問道:“小娟,近來過得還好麼?”
這譚婆牛高馬大,白髮如銀,滿臉皺紋,居然名字叫做“小娟”,嬌嬌滴滴,跟她形貌全不相稱,眾人聽了都覺好笑。但每個老太太都曾年輕過,小姑娘時叫做“小娟”,老了總不成改名叫做“老娟”?段譽想著這件事,偷偷看了正站在喬峰身邊的東方不敗一眼,心想:“即便是再過個七八十年,我還是要管神仙姊姊叫神仙姊姊。”
喬峰打量了那騎驢客一番,猜不透他是何等樣人物。他是譚婆的師兄,在驢背上又露了一手高明的縮骨功,應是一位前輩高人,可是自己卻從未聽過他的名頭。
“喬幫主,單正不請自來,打擾了。”就在此刻,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跟著六匹馬馳進林中,前面五騎上坐的是五個青年,都是濃眉大眼,容貌相互頗似,年紀最大的三十餘歲,最小的二十餘歲,顯是一母同胞的五兄弟,他們勒住馬後便翻身下來。最後一匹馬的馬背上是一個身穿繭綢長袍的老者,他一入林,那五個青年一齊上前拉住馬頭,他乘勢飄身而下,向喬峰拱手行禮。
喬峰久聞單正之名,但今日卻是初見,看他滿臉紅光,當得起“童顏鶴髮”四字,神情卻甚謙和。江湖上傳說他出手無情,想不到真容竟是如此。
既知來人是“鐵面判官”單正,喬峰趕緊還了一禮,說道:“若知單老前輩大駕光臨,早該遠迎才是。”這位“鐵面判官”不但武藝高強,而且生平嫉惡如仇,一旦江湖上的惡人惡事傳入他的耳中,他便要去打抱不平,懲奸除惡。單正除了親生的五個兒子泰山五雄外,又廣收門徒,徒子徒孫共達二百餘人,“泰山單家”的名頭,在武林中誰都忌憚三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