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部分,天龍不敗,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身法迅捷已極。
眼見他便要沒入杏子林中,徐長老著急地大叫:“喂!別走,別走,快回來,快回來。”趙錢孫哪裡理會,只有奔得更加快了。東方不敗心想:“他一聽到‘雁門關’、‘亂石谷’這幾個字,就嚇得魂不附體,落荒而逃,也不知他在那裡有過什麼樣的恐怖經歷。但歸根到底,他的經歷總是於喬大哥不利,他這一跑倒好得很。”立時改用淒厲之聲煽風點火道:“趙錢孫,你不跑快點兒,雁門關外、亂石谷前的慘劇就要發生在你身上了,雁門關外、亂石谷前……雁門關外、亂石谷前……嘿嘿嘿……雁門關外、亂石谷前……雁門關外、亂石谷前……嘿嘿嘿嘿嘿……雁門關外、亂石谷前……”話音便如山風連環拍擊在懸崖上一般,又若厲鬼不斷索命,借東方不敗的渾厚內力送入趙錢孫耳中,讓他全身籠罩在一片陰森恐怖的氣氛之內,兩腿一軟,竟坐倒在地,再也跑不動了。
忽聽得杏林彼處,有個蒼老的聲音嘆息道:“唉,殺孽太重!殺孽太重!這位施主,亂石谷大戰已是三十年前之事,何以今日重提?”
眾人回過頭來,只見杏子樹後轉出一個身穿灰布衲袍的老僧,方面大耳,形貌威嚴。他臉上先有一片奇異的神色,似乎又興奮,又恐懼,又慘不忍言,最後則是一片慈悲和憐憫。
徐長老叫道:“天台山智光大師到了!三十餘年不見,大師仍這等清健。”
智光和尚的名頭在武林中並不響亮,丐幫中後一輩的人物便不知他的來歷。但喬峰、六長老等卻均肅立起敬,知他當年曾飄洋過海,遠赴海外蠻荒,採集異種樹皮,治癒浙閩兩廣一帶無數染了瘴毒的百姓。他因此而大病兩場,終至武功全失,但嘉惠百姓,實非淺鮮。各人紛紛走近施禮。
徐長老道:“智光大師德澤廣被,無人不敬。但近十餘年來早已不問江湖上事務。今日佛駕光降,實是丐幫之福。敝幫感激不盡。”
智光道:“丐幫徐長老和泰山單判官聯名折柬相召,老衲怎敢不來?”
喬峰心道:“原來你也是徐長老和單正邀來的。”又想:“素聞智光大師德高望重,決不會參與陷害我的陰謀,有他老人家到來,實是好事。”
徐長老道:“不瞞大師,只因此刻本幫起了重大變故,老朽才不得不請您來做個證。”轉身對東方不敗道:“少俠,你說趙錢孫顛三倒四的,其言必不可信。而這位智光大師乃是有道高僧,他的話你總該信得吧!”
東方不敗搖著頭說:“那也未必,就看他說得有理還是無理了。”徐長老不再理她,回頭向智光和尚道:“喏,這裡有一封涉及此事的書信。”說著便將那信遞了過去。
智光和尚看了信,沉思片刻,從頭到尾又看一遍,搖頭道:“舊事早已過去,今日何必重提?依老衲之見,將此信毀去,泯滅痕跡,也就是了。”徐長老道:“本幫副幫主慘死,若不追究,馬副幫主固然沉冤不雪,敝幫更有土崩瓦解之危。”智光大師點頭嘆道:“那也說得是,那也說得是!”
他抬起頭來,但見一鉤眉月斜掛天際,冷冷的清光瀉在杏樹梢頭。
第一部 鵲橋仙·佳人往來天地間 第一百一十四章 鶯猜燕妒(四)伏擊
更新時間:3…18 17:22:13 本章字數:3427
這時候,之前被東方不敗嚇得軟到在地的趙錢孫由幾個丐幫弟子攙扶回來,智光向他那已無血色的臉上瞧了一眼,說道:“好,老衲從前做錯了的事,也不必隱瞞,照實說來便是。”趙錢孫聞言回過神來,喃喃地道:“咱們是為國為民,不能說是做錯了事。”智光搖頭道:“錯便錯了,又何必自欺欺人?”轉身向著眾人,說道:“三十年前,中原豪傑接到訊息,說契丹國有大批武士要來偷襲少林寺,想將寺中秘藏數百年的武功圖譜一舉奪去。”
眾人輕聲驚噫,均想:“契丹武士的野心當真不小。”少林寺武功絕技乃中士武術的瑰寶,契丹國和大宋累年相戰。宋國跟契丹國打仗,本來就很難打勝。契丹人遊牧而居,其生產跟戰鬥如出一轍。契丹男女自小就弓馬嫻熟,他們三歲就能開弓,五歲就能上馬,而當時打仗主要就靠開弓和上馬這兩件事。契丹國的小孩兒都能將草原上四條腿的狼一箭就放倒,天上飛的雕一箭就射落,戰場上兩條腿跑的人焉能射之不中?契丹國最鼎盛的時候人口多達千萬,兵力平時約在七十萬至八十萬左右。而契丹部族全民皆兵,其所能動員的兵力在總人口當中,比例很高,有一百六十餘萬,即每六個人裡就有一個兵。
反觀宋朝,其人口最多的時候達一萬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