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境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3章 週而復始的夜晚,基金會大遊戲,妄想境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人說想要一個導讀或者前言,所以我來寫了這些文字。
這是我寫書的第四年,《生明亡夜》完結的第三年,當初的很多想法都已模糊。
翻看以前的文章,字裡行間滿滿的都是‘黑歷史’三個字。
當然,你們或許會說‘不是的’。
其實不用在意我的評價,書本之類的東西,一旦被髮表出來,就不再屬於作者了。
無論有什麼樣的感受,那都是屬於你們的。
與我無關。
這樣說似乎有些過於冷漠了?
但我的想法就是這樣。
我難以再用作者的視角去寫一篇前言,感覺不對,也不合適。
所以,你們最好把此時此刻的我當成一個讀者。
一個試著理解作者的想法但終究不能完全重合的讀者。
下面將是我的讀後感,要從哪裡開始呢……
《生明亡夜》是個很敷衍的書名,敷衍到從簡介第一句拎出四個字就用。
它真正的起點就是那一句簡介。
更準確地說,是一首歌。
‘活著的人是什麼樣的?活著的人很恐怖嗎?’
我不知道寫詞人的想法,不過這句歌詞確實給了我一些遐想的空間。
就像是一個早已死去從未活過的‘人’,在黑暗中望向他所陌生的那個‘活著的世界’。
對未知的恐懼,對生命的渴望,對人類的好奇,融為一體。
這能夠是個很美妙的意象。
我必須模糊生與死的界限,同時讓它們涇渭分明。
我希望營造一個與常規通路完全相反的,‘由死到生’的故事。
假設死亡是一種狀態,長久的狀態。
那生命就是其上短暫的異化。
所有人的記憶都從‘生命誕生’的那刻開始,又在‘生命消亡’的瞬間終結。
更多時間,他們是‘死著’的,沉眠著等待下一次生命降臨。
這就是本書的基本設定,姑且算是一個輪迴。
主人公是輪迴中的意外。
他在死亡的狀態中獲得了意識和記憶,決定去尋找讓自己降生於世的方法。
於是那句簡介出現了。
在長久的死的黑夜上,曙光帶來白晝的聲音。
世界就這樣日夜迴圈,生死輪轉不息。
本質上還是由那句歌詞開始的書。
‘活著的人是什麼樣的?’
以亡者的目光去看,書中那些平平無奇的人生便也顯得與眾不同了。
人都想變得與眾不同。
我亦如是。”
——《生明亡夜》作品相關:導讀?前言?
和作者文未覆在那篇不知道算導讀還是算前言的序章中所寫的一樣,這本書裡面的故事與其它網文有很大不同。
沒有什麼史詩傳奇,僅剩平凡的,普通人的故事。
在戰亂中離散的普通人、在辛勞中奮起的普通人、在病痛輾轉中的普通人……
男主不斷地選擇讓自己降生的父母,去度過短暫但熱烈的一生,然後迴歸永恆的死之懷抱。
很快又再度進入新的人生,或許在上一次人生之前,又可能在那之後。
時間亂序的一個個篇章,串聯起了整本書。
說是這麼說……
關理差點真信了文未復的邪,神特麼“平平無奇”的人生!
主角周圍的人看起來是挺平凡的,但是他們所處的時代完全不平凡啊!
《生明亡夜》的分類是都市生活,是科技化的現代背景。
然而作者天才地架空了一個“在革命與暴亂中動盪不休的現代社會”。
為了規避和諧,人名地名全都是外國名。
因為主角每次降生的身份都不相同,得知的世界局勢也有所不同,所處的階級也隨之改變。
讀者只能經由這些散落在書中的資訊,拼湊出那個世界的歷史全貌。
直到最終,再一次的降生的主角,在母親的哭泣中,舉起了革命最初的旗幟。
週而復始的夜晚中,他一直思考著問題——
“若誕生在不同時代,若降生在不同世家,生存的方式……是否還有其它?”
或許吧。
但那就不再是他的人生了。
他已看過往後數十年的混亂和悲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