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境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章 原創意識,基金會大遊戲,妄想境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把專業頂鍋的系統扔出去對來稿進行初審,關理終於能把自己的思維從那些神奇的文章裡拔出來了。
雖然說本來就不指望能出幾個一稿過的天才,但這種連基本要求都沒搞清楚,就來發文的……
當基金會是垃圾桶嗎?
看來自己沒有直接開放TW系列的編輯權,而只開放了投稿通道的做法是對的。
就算編輯文件需要一定的基礎許可權作為門檻,就算基金會有著“updown”機制來篩選專案質量,在如今社群氛圍尚未完善的情況下,也很難形成自我運轉的高質量創作迴圈。
畢竟最早來到基金會的人,也才在這裡呆了一個多月而已。
他們應該更多地當這裡是個存在有趣內容的驛站,而不是需要自己付出、自己去維護的家園。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對比一下就明白了。
前世的關理在閱讀基金會正式文件之餘,也圍觀了幾起創作方面的趣事。
這事還發生在相對主站沒有那麼嚴格的CN系列裡面。
SCP-CN-602,曾經被用以編寫過一個很短的專案文章。
內容很簡單,標準格式,外加一段揭露該專案身份的採訪記錄。
採訪的內容讓當時所有混跡過網路的人都倍感眼熟。
“SCP-CN-602:老子說過了,我■■■就是餓死,死外面,從這裡跳下去。我也不吃你們一點東西!”
“SCP-CN-602:(吃了幾口)真香!”
這就是當時網路上廣為流傳的“真香”梗,該編輯者原封不動地將其套進了SCP基金會的創作格式。
說實話,玩梗玩得很溜。
然後這個文件被路過的基金會成員們連打N個差評,評分一路跌破底線,連三天都沒活過去,就被網站管理者按照評分機制刪除了。
這就是基金會成熟的自我審查機制。
成員中有大量明白基金會創作要求的人,並且他們有極強的意識來維護這個社群,保證SCP系列的“純潔性”與“原創性”。
內容無聊、無腦玩梗、版權問題……只要觸犯了這三條的任何一個,寫得再強文字再好,對基金會來說也是連渣都不如。
其實在基金會建立早期,在這些規定和機制都不成熟的時候,也有過一段質量缺乏保證,牛鬼蛇神各種東西都有的混亂時期。
不同理念的創作者之間,甚至爆發了曠日持久的“編輯戰”,飛速擴張完善SCP系列的同時,也讓基金會的網站變得亂七八糟。
終於有一天,使用者和網站管理者們忍無可忍,他們決定處理那些質量糟糕的條目。
那次清理全站所有文件的活動,被叫做“大編輯”。
——新SCP條目的建立暫時被禁止,所有成員對現存每一條條目進行投票,來決定將其保留亦或是刪除。
最後能夠留下來的,要麼是寫作上有出彩之處,符合基金會創新與恐懼的核心基調;要麼是與其它多個條目相關,在基金會成員心目中有重要地位,甚至本身是某些基金會設定的核心專案。
後者又被稱為“傳承條目”——極具標誌性的,且由於其在基金會歷史、文化上的重要地位而廣為人知的官方認證SCP“名人堂”。
比如,創造了“逆模因”這一設定的SCP-055-[未知]、身為亞伯拉罕教系代表作的SCP-076-“亞伯”、最早被寫出的最初之作SCP-173-雕像,都被列入了“傳承條目”。
在“大編輯”中被踢出主世界觀的條目,大多被直接刪除,少部分寫得別有趣味的,則被放進了“j”系列,即搞笑SCP系列裡面。
可以這麼說:基金會那些成員普遍具有的意識——維護沉重基調與對原創的高要求——都是從這裡發源出去,並用時間讓新進成員也得以認同的。
這個世界的基金會沒有經歷那段混亂的時期,也沒有“大編輯”所帶來的革新。
這裡的人第一眼看到的SCP基金會,就已經是它成熟的模樣。
按理說,這樣其實更容易同化新人。
但是時間太短了。
而且不成熟的外來者數量遠高於擁有足夠自覺性的基金會老人。
畢竟後者算上系統也只有倆。
又剛剛才經歷了一輪擴張,湧進來一波什麼都不懂的萌新……
這群連基金會的梗都不一定會玩的D級人員,能深入理解基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