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境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6章 逆模因,基金會大遊戲,妄想境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本身的性質,以阻止或防止他人將其傳播的概念。
非異常的逆模因是真實存在的。
想想你的一些不會跟其他人分享的資訊,像密碼,禁忌,還有黑歷史等等。
再想一些你就算努力嘗試也很難分享出去的資訊:複雜的公式,極無聊的文字片段,夢境,還有大段大段的隨機數字……
但是異常的逆模因卻是另一回事了。
你要如何收容一個你無法記錄或記憶的實體?如何去和無法觸及,而且偽裝完美的敵人,在你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和它開仗的情況下進行戰鬥?
歡迎來到逆模因部。
不,這不是你第一天上工。”
——逆模因部中心頁
就像存在著模因學和模因與資訊危害部一樣,基金會理論上也應該有著逆模因學和逆模因部這兩種東西。
理論上是有的,不存在的曾經也是有的。
但逆模因就是逆模因,要如何記住一個不能被記憶的部門?
答案是與記憶刪除相對的:記憶強化藥劑。
基金會根據模因的概念,反推出了逆模因這一概念的存在。
那麼同樣的,既然存在模因異常,自然也就存在著逆模因異常。
基金會必須收容異常。
於是他們研究出強化記憶的手段,強行讓人類記住那些——本不該被記住的東西。
一個新的世界洞開了。
這個世界上處處存在著資訊,存在著模因。
但在模因之外,在我們“知道”、“記住”的範圍之外,是更多,更廣袤的未知。
——“被動的資訊黑洞,主動的資訊捕食者,不可記憶的蠕蟲和塵蟎一樣趴在人皮上…傳染性的壞訊息,自我封閉的秘密,活的謀殺案。”
在1976年,一個名為LynPatrickMarness(林恩·帕特里克·馬爾奈斯)的博士打造了逆模因這個學科,並建立了基金會逆模因部。
那一年他發現的異常比整個基金會發現的都更多。
然後突然有一天,他發現忘記了自己組建逆模因部之前的一切,甚至於忽視了自己的忘記。
這不是第一次了。
“這不是第一個逆模因部門。在1976年之前,還有另一個部門。我曾是那個部門的一員;甚至有可能是我在領導它。當然,我也是它唯一的倖存者。某個逆模因力量啃食、吞噬了這個逆模因部的概念。我稍微走運了些,活了下來。其他人,無論他們是誰,也不論他們有多少人,全都毫無痕跡地消失了。”
——Marness博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