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6章 物理七人團,學霸的黑科技時代,咬文嚼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建平,男,65歲。滬濟大學物理系畢業,曾經在滬江大學任教25年,副教授職稱,從事量子物理研究三十年,在該領域小有建樹。

十五年前,因為和小自己10歲的理學院院長髮生衝突,一怒之下辭職回家。

物理學專業和金融、建築等醫學等專業不一樣,學金融的可以在外面做個財務總監,學建築的可以做技術總監甚至自己下海,學醫的去醫院某個職位也不是問題。

學物理的辭職後,再就業就比較困難了,除了做教師以外沒有更好的選擇。

楊建平也嘗試過再就業做老師,他擅長獨自沉浸在自己是世界裡,不擅長講課。無論是去一所一本院校做老師還是去中小學做老師,他都失敗了。

最後待業在家,獨自從事量子物理學的研究。

楊建平畢生的夢想就是想去看看大型粒子對撞機,去採集那些實驗資料,完善自己的實驗。

物理學副教授的待遇本來就一般,經費也很一般,辭職後什麼收入都沒有了,在滬江市這種高水平的生活地段,楊建平混得很慘,雖不至於吃不起飯穿不暖衣服,但是除了吃飯穿衣以外做別的事就得三思了。

65歲的楊建平身患多種疾病,要不是小初透過大資料的篩查發現這個人,世界已經將楊建平遺忘。

這個人蕭銘也要了。

“做個全面的體檢,請最好的醫生為他療養,一位優秀的科學家比一千個成功的商人還要重要。”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像楊建平這樣慘,也有不少研究所和高校的成功人士,只要他們在學術上有建樹適合盤古科技未來的工作,蕭銘都要了。

蕭銘圈定的要的總人數是7人。

量子力學的研究並非僅僅是為了量子晶片,而是開啟未來自然科學基礎的鑰匙,它在未來將和1+1等於2一類的基礎數學一樣重要。

蕭銘讓錢怡的團隊制定招聘方案,缺錢的給錢,缺平臺的給平臺。

總得說來,以探索科技本身基礎,因人而異輔以金錢、地位等將這些人招攬過來。

接下來的一週,錢怡派出七個團隊分別做這些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希望他們加盟盤古科技。

盤古科技這招見效,一聽說盤古科技專門要做量子力學研究,在學校不得志的徐利民和賦閒在家的楊建平等人表達了加入的意向。

失去一名普通的物理老師對大學來說似乎一點都不重要。

當接到徐利民的辭職報告時,餘杭大學理學院院長爽快的簽下來同意,並且樂呵呵和同事們說道:“這個徐利民就是個老古董,除了上課學生願意聽一點別的一無是處,要職稱沒職稱要青春沒青春,還佔著講師的茅坑不拉翔,簡直是拖咱們理學院的後腿。辭職了也好,給咱們理學院挪挪位置,讓更多優秀的年輕教師頂上來。”

院長說道:“我這裡就有個人選,舉賢不避親啊,我表親的孩子,西班牙愛思不思大學物理專業研究生畢業,在SCI上有十多篇論文,人年輕才三十歲,我覺得可以來咱們學校……”

半月後,蕭銘招募的物理七人團隊陸陸續續到江城安家,所有人都在大學城附近配備了一套三的居室,會開車的配備了20萬的家用車,不會開車的開專門配備了司機。

為了招募這些人蕭銘是花了本錢的。

來者的年紀都比蕭銘大,甚至是蕭銘年紀的兩倍以上。

蕭銘給與他們足夠的尊重,“各位教授、老師,歡迎各位來到盤古科技工作。我和大家不是僱傭關係,而是合夥人關係,我們是科技合夥人,希望和大家共享未來量子力學在物理學上的偉大成就。”

蕭銘帶著七人團隊參觀了為了盤谷科技園區已經竣工的量子晶片實驗室,這些專家們在專業的角度為實驗室提出了不少建議。

蕭銘的確是潘沙科技的第一擁有人,自己的頭腦裡也完全明瞭這些科技的走向和關鍵節點。

不需要這些人,蕭銘也能夠完成一系列實驗。

但是蕭銘只有一個人,自己完成實驗的時間週期將會大大拉長。在時間成本上是絕對不划算。

蕭銘在和這些教授的交談中,展示了自己豐富的物理學知識,和現在看起來有些荒誕的科技設想。

例如利用量子糾纏效應讓物體瞬間轉移,例如利用維度展開效應實現“物體膠囊”等未來科技的設想。

教授們為之嘆服,相信蕭銘不僅僅是個有錢的年輕人,而是擁有科技素養和偉大科技情懷的科技工作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