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青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1章 盡情搗亂,大明軍侯,冼青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盛庸被朱棣這麼來了一下,心裡自然是多多少少有有些打怵,畢竟誰也不知道下面還有什麼在等著他們,真要是萬一了呢,盛庸可承受不來那樣的後果,畏畏縮縮前進與否使得盛庸陷入了猶豫當中。
不過他要是真的敢追下來,譚淵敢保證,絕對會給盛庸一個難忘的回憶,兩千精騎加上震天雷的洗禮,足夠盛庸喝一壺的了。
但朱棣也並非是一定要再一次埋伏到盛庸的,如此做無非是留有第二手的保障而已,朱棣的真正想法其實只是打算阻礙盛庸一段日子,不給這傢伙搗亂的機會,給燕軍順利南下創造有利的條件罷了。
實際上,朱棣完全沒有不讓盛庸追過來,只是現在的時機不合適而已。
反之,朱棣還更加希望盛庸到時候更夠隨之南下而來,卻必須要在朱棣準備好的前提下,這樣才算是站在了朱棣的有利條件之下。
只需要讓盛庸緩一緩,不敢現在追下來給朱棣搗亂,那麼就足夠了……
而此時的朱棣,卻率領燕軍大部向著山東境內縱深而下,目的就是要怪亂南軍的後方陣線,使得朝廷方面內部混亂。
尤其是糧草這方面,朱棣深知此時南軍的糧食是關鍵所在,尤其是在經歷了其次重大的折損之後,朱允炆就算再怎麼支援平燕大軍,也得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問題,這畢竟是數十萬人用度的軍糧,數目不小,又豈是動動嘴皮子就能夠徵調出來的。
朱棣的想法很簡單,擾亂南軍的糧道,不管是繳獲也好還是焚燬也罷,只要讓南軍將士們的軍糧供給出現問題,那不就是對己方最有利的情況嗎。
首先,朱棣便決定從麾下騎兵當中調出一部分不善衝陣的輕騎,以他們作為突襲奇兵,繞道大名,襲擊走運河而來的南軍糧草。
同時,朱棣自己在路上再阻斷襲擊一部分,這樣一來必可以在短時間內對南軍的糧草造成巨大的損傷。
到這時候,時機也算是成熟了,如此才是朱棣想要盛庸南下的時機,而並非是現在他的大軍被人銜尾追殺一直在屁股後面緊趕慢趕的難受……
盛庸不敢南下追擊,生怕中了朱棣的奸計,這也就導致了整個山東西境暴露在了朱棣的鐵蹄之下。
現實臨清遭遇到洗劫,押運糧食的隊伍被劫掠一空,除了能夠帶走的之外,朱棣毫不猶豫的將這些糧食全都給燒掉了,一點都沒給盛庸留下,也沒說什麼散發出去這等傻事。
發給地方上的百姓,雖然能夠讓朱棣贏得一定的民心支援,可是如果盛庸派兵下去收繳回來,朱棣之前的所作所為可就全盤浪費了。
就算這樣會讓朝廷在民間威信下降,可這一點點的影響完全不足以動搖到全域性的地步,更別說影響朱棣和朱允炆之間的總體對抗了。
所以,與其發下去重新被南軍收上來,那還不如直接燒掉來的乾脆一些。
雖然朱棣不是怕麻煩,但完全不想做無用功,眼下燒掉了是比較心疼,可這樣是必須的行為,就算朱棣不想也仍舊要這樣做。
兩軍交戰哪有什麼手下留情一說,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朱棣身為大軍主帥,他可是要為燕軍從上倒下所有的將士們負責。
這些人既然已經跟隨了自己,揹負上了叛亂逆賊的罪名,朱棣就要做好所有的打算,不可能辜負這些手下人對自己的信任啊。
另外一邊,朱棣派出去燒船的輕騎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不光是對南軍的糧食造成了損傷,而且還對運河上的運輸船隻進行了焚燬,使得盛庸在短時間內絕對再拉不起一直像樣的運糧船隊了。
換句話講,眼下襬在盛庸面前可以用作軍糧運輸的通道方式,僅僅就只剩下一個陸路可行,水上之道已經失去了必須要由的工具,無法再進行使用。
可問題就出在這裡啊,水路已經不行了,陸路上又有朱棣在後面搗亂,除非是重新改變運糧的路徑,不然就等著來一批被朱棣給少一批吧。
但改變路線又豈是那麼輕輕鬆鬆就能夠做到的,其中所要考慮的方方面面太多太多了,而且這也不是盛庸一個人能夠決定的,哪怕他現在已經貴為平燕大將軍之職。
然而,就算真的改變了路線,可誰又能保證這路線的隱秘安全呢,再被朱棣知曉的話,那改變線路的用意到底在哪裡。
所以啊,現在就顯現出來問題的關鍵了,正是一個深入到山東境內搗亂而且沒有人能夠制止的朱棣。
眼下,擺在盛庸面前的只剩下一條路可以走了,那就是南下追過去,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