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青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91章 走馬上任李景隆,大明軍侯,冼青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們的曹國公李景隆還正在家裡飲酒賞樂好不快哉,卻被這突然而來的天子聖旨給砸了個暈頭轉向,腦子裡一片茫然。

不夠好在這曹國公府家教調理的好,雖然有些懵逼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可李景隆還是按照規矩恭恭敬敬的領旨謝恩,這禮儀方面的問題上那是一點毛病都挑不出來的。

然而當他將聖旨握在手裡有一會兒的功夫之後,這才將將反應過來,搞了半天,在他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就突然間變成了朝廷平燕大軍的主帥,位在大將軍耿炳文之上,負責整頓真定平燕布政司,另排程地方士卒共計十萬餘人再度北上,作為前部平燕軍的後援所用。

最開始燕王反叛的時候,李景隆就幻想過自己率領大軍剿滅燕王成就一番功績,解決了天子的心腹大患,在皇帝面前露足了面子,那麼曹國公府這不就自然而然的稱為天下勳貴之首了嗎,魏國公府也只能排在後面。

可李景隆雖然野心不小,但是膽子卻不大,或者說他根本就沒有那麼高的自信心也差不多。

他燕王朱棣是什麼人啊,那是在北地殺了這麼多年的狠人,蒙元蠻子聽了朱棣的名號也得要抖一抖,更何況是他李景隆了。

要讓李景隆去打這第一場仗直面朱棣,那他是死活也不願意去的,因為他自己很清楚,就憑他那點本事,真要和士氣正旺軍威逼人的燕軍做過一場,十有八九現在被朝廷撤職的人就是他了。

不過當時朱允炆沒有經過大朝議,直接是在黃子澄等人的商量下欽點了顧命大臣耿炳文為平燕大將軍,負責統率朝廷三十萬大軍北上平滅燕王。

李景隆那時心裡鬆了口氣,卻也感到一些遺憾的意思,畢竟這可是一次機會,一次能夠讓他完成畢生願望的機會。

原本他以為耿老將軍出馬就算不勝也能和朱棣打一個五五開吧,畢竟那可是天下第一的擅守名將耿炳文啊。

可沒想到現在天子詔書都到了自己的手上,這事已經明白的不能再明白了,耿炳文老將軍的的確確是敗陣,而且還不是一般的小敗。

駐紮在雄縣的楊松所部全滅,一個都沒有逃回來,緊接著就是莫州的潘忠一部,也是潰敗的下場。

誰能想到朱棣這麼生猛,一晚上打了兩次突襲埋伏,直接將耿炳文老將軍的全盤計劃給打亂了,一點都沒說給留個面子。

如果說這兩次的敗仗還不是耿老將軍的問題,那麼緊接著防守真定城時的城下一戰,可就是的的確確的甩不了鍋了。

也就是這樣,在前兩次的敗績相疊加之下,朱允炆直接二話沒說就更換了主帥,一點面子都沒給老將軍留。

甚至按照朱允炆的意思,你這老傢伙吃了敗仗部受罰就不錯了,這已經是朕格外開恩的結果,其他的想都不要想。

而且你吃敗仗也就算了,到現在居然被兵力不及自己的燕軍給圍城了,一味的擺出防守姿態,這丟的可是大明天子,丟的是朱允炆的臉啊。

堂堂皇帝陛下,掌握了大明天下數百個衛所,手中兵馬何止千萬,居然會被一個小小的燕軍叛逆給圍城,這說出去還不夠丟人的嗎。

所以耿炳文下臺必然是註定的了,但之所以換的是李景隆,這自然是要多虧了黃子澄的推薦,也或者說當初李景隆抓捕周王的時候表現給了黃子澄一個很好的印象,這才讓他在天子發問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李景隆這個人。

那黃子澄這麼建議了,朱允炆也就這麼聽了,他可不太清楚李景隆在軍事上的能力到底可不可以勝任平燕統帥的位子。

不過朱允炆自己的考慮的一下,承襲曹國公爵位,為太祖高皇帝時期天下名將李文忠之子,這虎父無犬子的話應該是沒錯的,所以李景隆怎麼說也應該有那麼幾手吧。

再說了,還有一個比較關鍵的因素在,那就是朱允炆和李景隆之間也算是有親緣關係的,初代曹國公李文忠是太祖高皇帝的侄兒,算起來李景隆應該是朱允炆的兄長輩分。

當初黃子澄能夠直接提起他來,說沒有這一方面的原因那是肯定不可能的,就連朱允炆能夠如此輕易的點頭同意,也必然是考慮到了自己家裡人能夠相信的緣故。

所以,就在李景隆本人還稀裡糊塗的時候,這平燕統帥的頭銜就落到了他的腦袋上,而且還得馬上便率兵出發趕赴真定城去穩定局面。

雖然李景隆被這突然的詔命給鬧得一愣一愣,可是他也很清楚,這雖然是一次艱鉅的任務,畢竟燕王朱棣可不是那麼容易好剿滅的。

但艱鉅困難的同時,往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這個江湖有點皮

大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