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青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7章 太子葬,大明軍侯,冼青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數也許是巧合,前後兩次讓朱元璋心如刀絞的喪禮全都是在這陰雨綿綿的天氣,今日便是大明前儲君太子朱標的喪禮,浩浩蕩蕩打著白帆的隊伍向著城外的皇陵而去。
漫天飛舞的紙錢,被秋風帶起吹散開來,飄向了天際,飄向了遠方,就好像是朱標要最後看一眼大明江山一般。
點點滴滴的雨水落下,雖然不大卻透著一股讓人心中悲涼的寒意,是很多朝臣都不由得緊了緊衣襟,也不知是這天氣的陰涼還是人心的蒼涼。
早已抵京的各路藩王此時都隨同而行,站在首位的正是替代被驅逐出京秦王的晉王朱棡,其身後便是朱棣了。
只不過相較於他們二人的悲痛神情,其身後那些藩王皇家貴胄便顯得有些不一樣了,很多人想哭是哭不出來,畢竟就算太子朱標是他們名義上的長兄,可之間的兄弟之情卻基本上不剩下多少了,尤其是現在人死如燈滅,大家的目標都是奔著太子大位而來,哪還顧得上一個已經快要入土的人呢。
或者說已經算不上一個人了,僅僅只能稱之為一具屍體,這要讓他們悲從心來嚎哭哀痛,其實真的沒有那般容易。
但做戲誰不會呢,如果真有不知情的人看到眼前這一幕,定然會感嘆後面這些死者親眷悲傷至極感情至深,都會為之感動。
如果單單這樣算起來,可能朱棡和朱棣兩個人都算是這裡面哭的比較輕的了,但實際上真正對朱標病故有悲痛之意的人當中還就屬他們倆最動情誼。
太子朱標生於元至正十五年,那還是朱元璋沒有成大事的時候,作為他的長子朱標對於朱元璋而言可謂是忙碌艱苦戰爭當中最有利的一支強心劑,也是他在週轉拼殺四處攻伐時在心中所掛念之人。
次年所生的朱樉,再次年的朱棡,一直到後來的朱棣和朱橚都沒有朱標對朱元璋的意義之大,也自然沒有那般感情至深,所以這麼多年來不管是朱元璋為吳王時的世子,還是登基為帝之後的太子,朱標坐的都是穩穩當當不起波瀾。
這其中自然要歸功於朱標本人的德行操守以及能力天賦的足夠,但也有著朱元璋本人對嫡長子的一種關愛和厚望。
不過相較於朱元璋對後面孩子的稍顯輕視,朱標就完美的做好了一個大哥應有的樣子,所謂長兄如父,在他們的父親朱元璋很多時候盡不到一個作為父親的責任時,朱標往往能站出來作為表率,以他眾人長兄之身份將所有兄弟都照顧的非常好。
這也是為什麼同屬馬皇后一脈所出的幾位親王殿下之間的感情如此密切,要知道很多兄弟之間哪怕是同父同母所出,血源之間的關係已經是濃不可分的狀態,卻仍然鬧得水火不容兄弟鬩牆,尤其是在皇家血脈之中更是屢屢多見。
像朱棣他們兄弟五人這般情深意重,已經算是很少見的了,這裡面大部分都要歸功於朱標這個長兄有著很好的帶頭作用,才讓他能在眾多兄弟之中贏得如此多的讚譽,也能安安穩穩的坐好自己太子的大位。
而現在,朱標病故,作為老二的朱樉因為一念之錯被氣急的朱元璋趕回了西安去,老三和老四朱棡朱棣則匆忙趕來參加葬禮送自己的大哥走完最後一段路,而老五朱橚則還在往京城趕來,畢竟是因罪被朱元璋勒令遷往了雲南,路途遙遠也道理艱辛,一時半刻想要回到南京城可不是件易事。
並且人死為大,下葬之日程乃不可隨意更改之數,焉能為朱橚而停止或滯後朱標的葬禮,所以哪怕朱橚緊趕慢趕終究是沒有來得及參加,也只能在半路上默默地為自家大兄哀悼悲哭。
這也就讓整個葬禮當中除了朱標的太子妃和幾個幼兒孩童之外,就屬朱棡和朱棣兩人跟他的關係最親近了,畢竟乃血源胞弟。
只是古怪的一幕便是那些和朱標血源關係並不親近,甚至平時和太子之間都沒有多少交集的各路親王,卻顯得好像更為悲痛一般,反倒讓朱棣兩人有些不自然了。
看著那一個個哭的撕心裂肺的樣子,朱棣和朱棡總是覺得很彆扭,就好像他們的眼淚完全就是硬擠出來一般,根本不是打心底裡悲傷和哀痛,也因此讓兄弟兩人覺得有些不滿,但因為正是葬禮之時,豈能隨意指責,那不是給自家大兄的葬禮搗亂嗎,所以兩兄弟都忍了下去。
而這些哭的異常悲痛的王爺們,正是在演戲給朱元璋看,雖然皇帝陛下依舊留在了南京城中,但這一路上的情景肯定是有人會回稟上去,那麼他們哭的更慘烈一些豈不是能讓皇帝陛下多幾分關注嗎。
雖然看起來像是一記昏招,畢竟平時雙方的關係就在那擺著,他們突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