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青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5章 人到用時方恨少,大明軍侯,冼青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計劃初定,自然得需要找人來執行,還必須要是可靠之人才能讓朱允炆放心,以免事情敗露引發更壞的後果。
到時候真有人說他這個大明帝王,竟然派人去給自己的皇叔下套,還是讓皇叔的親兒子做這等齷齪之事,那可就真的有意思了。
大明新帝登基未穩,便傳出來這等骯髒傳聞,先不說其他人認為真假與否,但是這種風聞極差的訊息涉及到朱允炆這件事,本身便對皇權帝王有極大的影響,甚至可能造成一些異常惡劣的後果。
所以此事必須要交給值得信賴且有能力有膽識的人去辦才成,不然這事情沒有辦妥,到時候又引火上身自己給自己挖坑,那才叫真的自作自受呢。
可讓黃子澄他們提計劃到是可以,但真正需要派人去執行付諸於行動這方面,可和他們三個沒有什麼關係。
就算是在下面地方待了多年的方孝孺,也沒有這種本事,更別說他原來只是一個漢中教授,說白了就是個教書先生罷了。
而唯一一個能有委託出去的兵部尚書齊泰,也不過是個紙上談兵的花架子,讓他執行一個城門襲殺計劃都失敗導致事情變得複雜起來,也正是因為他這件事才傳出去所謂的訊息,才有這後來補救的注意。
所以甭管是提出計劃的黃子澄,還是作為新晉心腹重臣的方孝孺,亦或者如今立功心切的齊泰,他們三個都沒有本事去辦成這件事,甚至連在下面找一個合適的屬下都挺費勁的。
因為他們三人說白了在朝中基本都是無根之浮萍,上面靠著朱允炆這個天下第一粗的大腿,下面卻是什麼都沒有。
根基,家世,師生弟子等等,除了方孝孺這位儒學大家做了幾年漢中教授,能有一些在京士子為關係以外,其他兩人乾脆就是孤家寡人的狀態。
之前作為東宮屬官的黃子澄本身是跟著前儲君,也就是朱允炆的父親懿文太子朱標身邊。
那時候還有一些同僚,而且可以說是前路光明一片坦途,那需要他去交集別人,完全就是其他人來恭維他的狀況。
可後來朱標病逝,那一批東宮太子儲君麾下的屬官大多離散,十人有九人都被調往了地方為官,這幾年就根本沒有會來過京師,也就是黃子澄等寥寥無幾之人還留了下來,順理成章的就成為了新一任儲君,也就是朱允炆的屬官。
而其中作為身份最高,學士最廣博的黃子澄,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朱允炆的老師,更別提他們兩人本來便興趣相投心志相符,堪稱良師遇高徒。
那有了儲君作為依靠,黃子澄自然就不想著下面這些官僚交際問題了,更別說在他眼裡自己是何等的清高,自己和儲君朱允炆有著相同的崇高志願,又豈是那些庸俗臣子們能夠明白的。
所以他自然而然的放棄了發展心腹的機會,或者說他已經認準了將來自己位極人臣,什麼心腹不心腹的根本沒有用處。
而齊泰則和黃子澄的情況差不太多,只不過他們兩個一個是自己主動放棄,另外一個卻是根本沒有什麼人緣,就算齊泰做到了兵部左侍郎的位子,依舊在自己那些同僚當中沒有什麼好的風評。
也或者說是根本就沒有幾個人能受得了他的脾氣和怪異性格,所以才導致他被人疏遠,和他自己不願人更深入的攀談交涉,活脫脫的做了很多年的孤臣,這樣便一直到了他被黃子澄看中以後。
知道那時候,這位在洪武朝做了很多年孤臣的兵部侍郎,才算是真正的找到了自己的組織。
雖然這麼多年他也沒有入了朱元璋的法眼,能做到兵部左侍郎的官職,更多的是因為大明這一朝六部裡面各官職交替更換情況十分嚴重。
說白了大部分原因就是朱元璋殺的太狠了,像是割韭菜一樣一茬接著一茬,割完了再培養一批上崗待命,這一批熟了就割掉,再讓下一批上去。
而且在朱元璋的意識裡,根本就不打算讓一個人坐在一個官職上做長久了,因為他自始至終就不放心這些朝廷官員。
所以這大明的六部官吏,包括尚書一職,或者說尤其是尚書,侍郎等高層官吏,這一批人被輪換調動的次數那簡直如走馬觀花。
時常某一位大員調任吏部尚書一段時間,便轉調去兵部,沒多久又會調到工部,禮部等等,搞得朝廷了六部裡品階高一點的官職,就沒有一個能坐的長久的。
而齊泰這個兵部左侍郎就是輪任的結果,也算是他功績評優調任升遷了,卻還是該不了他那個人的臭毛病。
所以這黃子澄,齊泰兩個人,都各有各的原因,在整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