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青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3章 與其靜觀其變,不如主動出擊(下),大明軍侯,冼青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在的情況已經很明瞭了,洩密的訊息阻攔不住這是事實,雖然朱允炆打心底裡不待見錦衣衛,可他卻沒有半分懷疑錦衣衛能力的意思。

而召集黃子澄,齊泰三人到此,為的就是想一個辦法補救這訊息洩露的後果,想著怎樣才能將事件發酵之後所帶來的影響給降到最低。

因為朱允炆明裡暗裡都是對大明分封藩王制度有很大的意見,這在他作為儲君之前還好說,沒地位自然也就少了很多關注。

可自從他做了儲君之後就不同了,身份地位的增強,使得朱允炆心中也漸漸變得膽大膨脹起來,一些以前根本就沒有機會或者說不敢表露出來的想法也能試探著說出來一些,竟還得到了朱元璋的默許。

也就是上一次他提出整頓藩王條陳規矩的事情,也巧的是正好應了當時朱元璋的心思,這才贊同了朱允炆的那個想法。

可朱元璋當時的意思只是針對大明藩王一些過於特權的規定,更改了很多不適應於朝廷乃至分封制度的問題,而不是想著要徹底改變大明分封制度。

和朱允炆腦子的想法那可是大不一樣,但問題就出現在這裡,一次恰好的機會,便讓朱允炆心裡更加堅定了反對乃至徹底消除分封制度的信心,也就是說這削藩的基調根本就不會有什麼改變了。

但是基調歸基調,事情總要有一個輕重緩急先來後到,可不是想做什麼便做什麼,這天下雖然說是朱允炆做主,可實際上牽扯的方方面面何其多,又豈是他一句話就能將大明實行了三十一年的制度給推翻的?

再說了,他朱允炆又沒有其祖父朱元璋那般強勢威嚴,一個剛剛登基大統不過數月的皇帝,怎麼比得了戎馬半生沙場廝殺的開國君王,兩者之間的權勢差距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朱元璋洪武一朝,那自然是他說什麼便是什麼,尤其是在一些人死了以後,這天下間再很少有能讓朱元璋為之忌諱乃至需要顧慮的人或事,可以說真真正正的一言九鼎金口玉言。

他說的每一句話那都是聖旨,什麼幕僚,什麼心腹完全不需要。

所謂朝臣不過是朱元璋手中的工具,想要宰殺之時便如殺雞屠狗一般輕鬆,且殺了一批還有一批,根本不擔心後續出現混亂。

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相,和現在做事還需要顧忌太多,尤其是他還有幾個皇叔輩的親王長輩壓在頭上,更加需要一些注意事情,哪有朱元璋那麼風光自如。

光是這做事決定還要聽三個幕僚的意見,便足以看得出兩個帝王之間的極大差距。

不夠事情也倒是不能這麼算,因為朱元璋做到帝王之時已年過半百,前半生經歷了很多,完全不是現在二十出頭的朱允炆能夠相比的。

兩人之間的人生閱歷各不相同,這自然作為帝王之時的樣子便不一樣,這也是無可避免的事情,哪怕朱允炆是由朱元璋親自調教出來的也一樣無可更改……

而現在,就因為朱允炆新帝登基,外有親王藩鎮,內部朝局雖然看似和平安穩,但實則暗流湧動,時時需要盯緊。

可以說內憂還在,外患亦是不小的局面。

不過相較於如今不太安分的武人團體,或者說他們不甘於就這樣被文官收走了大部分的權力而心中憤憤不平相比。

那位於邊疆等地的藩鎮親王勢力才是朱允炆最頭疼的問題所在。

各個靖邊塞王,哪個手裡不由數萬大軍掌控,哪個不是有著節制朝廷地方兵馬的權力,要不是之前將其行政權力剝離開來,說一句各藩王封鎮為地方封國自治都不為過。

這也是朱允炆為什麼想要極力削藩的原因,因為在他看來這些藩王對大明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以至於會影響到君王的權威,乃至影響到江山的穩固。

可是現在的問題恰好是在這個節骨眼上,在朱允炆登基不久的時候,偏偏齊泰獻上了那個好用又不好用的計謀。

導致的就是在失敗以後需要極大地去填補後患,也就是得替這件事的主謀,朱允炆和齊泰兩個人擦屁股。

這第一個也是最難應付的朱棣由方孝孺出面搞定了,其中自然有朱棣也想就此結束的原因,但也有方孝孺敢於開口的功勞。

原本按理說下面也就沒什麼了,只要將訊息稍稍封鎖住,待日後削藩行動可以大張旗鼓的展開以後,也就不需要什麼所謂的封鎖了。

但偏偏就是在封鎖的時候,這訊息竟然洩露了出去,還已經來不及做出最合適的補救,這簡直是在新傷未愈之時有狠狠地砍了一刀上去啊,鮮血直流不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這個江湖有點皮

大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