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青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6章 朱棣的考慮,大明軍侯,冼青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時此刻,在金陵城外,知道事情真相的不過方孝孺與朱棣二人罷了,且朱棣也是剛剛才因為方孝孺的表現而確定了心中那份懷疑。

只不過唯一有能力也有資格點破的朱棣卻沒有反駁方孝孺的問題,也沒有立即回答,而是頗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沉默而不言語。

方孝孺是鐵定站在朱允炆一方,自然是不會承認他們對朱棣有歹心的,所以才會想著將問題引導到朱棣擅離封國的事情上。

而朱棣則有著另外的想法。

大明帝國,乃新創國度,自從開國至今亦不過三十一載春秋歲月,在古往今來歷朝歷代當中也算是年輕的國度,將來還有大好的前景在等著大明發展壯大,史書之上終究會再強漢盛唐,富宋之後再多一個盛世明朝,這是朱棣可見的未來景象,也是朱元璋乃至大明這些有志之士心中所期盼的前景。

如若現在朱棣打算和朱允炆翻臉,那麼不僅是對他自己的局面有很大的不利影響,畢竟一個是大明手握重兵的親王殿下,在眾多藩王當中號召力不低。

另一個則是剛剛執掌天下不久的新帝朱允炆,雖然根基不足,人望不夠,但是卻勝在名正言順,乃君王之命壓親王之身一級的關係。

更別說自古以來君臣君臣,藩王雖然是大明皇室宗親,卻也仍舊是臣子一列,自然在君王面前天然的低了一頭。

兩者一上一下一加一減,如果真要是翻臉的話,那對天下,對大明,對這個新生的帝國都是一件極其不利的事情。

可以說,朱棣手中掌握的數萬兵權是他的底氣所在,也是讓朱允炆做為之忌憚的地方。

而朱允炆則掌握著天下大義,名正言順朝廷正統的身份,麾下兵馬何止百萬,卻不一定在和朱棣的爭鋒當中能夠派上多少用處。

畢竟如果朱棣真的要造反的話,那和朱允炆爭奪皇位一事其實算得上是大明皇族內部的家事,更別說如今朱棣的聲望人氣猶在朱允炆之上呢,尤其是在北地諸布政司內,那可以說百姓們不會太清楚新皇帝朱允炆,卻一定知道在北地多年的燕王朱棣。

到時候兩方作戰對壘,誰勝誰負還真的尤為可知。

不過不管怎麼說朱允炆都是明面上最強的一方,很有可能便是以朱棣落敗為結局,勝卻也是慘勝。

無論結局如何戰國幾何,最終的影響都是對大明不利,對天下百姓的不負責任,甚至還有可能讓天下眾多藩王群起而亂,以便成烽煙滿地的下場。

那時,就算朱允炆勝了,卻也實際上已經處在了敗者的階段,可以說兩方若在此時交戰為惡,真的就不存在完全勝利的一方。

所以朱棣只好按下心中怒火和極度的失望,只能裝作完全沒有料到之前的危機,至於那狼狽逃竄的一幕,他不提,相比方孝孺也絕對樂於見到,甚至還會主動配合朱棣揭過這件事情。

但雖然是為了大局著想,也是為了自己父皇的江山基業百年心血考慮,朱棣沒有當場爆發,心裡也沒有打算追究。

可事情卻也不能任由方孝孺主導,讓人家牽著鼻子走啊。

所以你責問歸責問,我這邊一言不發就是不答話,反而只是靜靜地等著,畢竟心裡有鬼的不是朱棣這邊,而是你朝廷,是朱允炆。

該慌張的也應當是代表朱允炆出來的方孝孺,而並非朱棣才是。

兩人都不說話,氣氛一時間有些尷尬,沉默已對卻使得方孝孺有些變得不自在起來,尤其是當他看到朱棣那似笑非笑的表情,心頭更是踹踹不安,早已懷疑是不是面前的燕王識破了所有的一切,不然何至於此。

可既然已經答應了陛下,為了皇命,方孝孺也得儘自己最大的可能完成這項使命才行,維護好朝廷的尊嚴和新帝的臉面,還有目前最主要的江山穩固。

但實際上,早在齊泰向朱允炆諫言此計劃的時候,他們二人真的考慮過朝廷穩固政局安定的因素嗎。

真的以為是殺掉燕王就能平息藩王當中最大的隱患,以犧牲一個兵部尚書齊泰還有數百禁軍就能平息整個失態的後續發展嗎?

天真,著實的天真。

先不說事情發展結果如何,走向為哪方,但是這計劃便異常的草率,朱允炆答應的時候腦中可能更多想到的是一時利弊,卻美沒有料到更深遠的問題所在。

這便是他的短處,也是他為帝王的不足,更是因為齊泰這所謂兵部尚書純粹是理論上的強大,卻無半點戰場實戰的經歷,甚至連血腥都甚少見到。

得以執掌兵部大權,還不是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這個江湖有點皮

大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