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青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3章 貪已成性,大明軍侯,冼青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平燕王府長史司右長史葛誠,從自己主子燕王手裡接了任務,帶著病重燕王的請求文書送到京城天子手中,以達到讓三位燕王府世子回返王府的目的。
現在葛誠到了京城,文書也送了上去,雖然沒有按照以往的慣例面呈聖上,卻也辦妥了燕王朱棣囑咐他事情的一半程度,此時葛誠心裡算是有底了,最起碼不管事情成敗與否,等到回了北平以後,他該有的賞賜應該是不會少的,畢竟算起來計劃的成敗是姚廣孝的謀劃,和葛誠這個送信的人掛不上什麼聯絡,再者說了,整個燕王府現在知道朱棣身體真實狀況的人絕對不超過一掌之數,而葛誠卻是恰好不在此列。
說到底,朱棣雖然倚重葛誠的能力,他也卻是有足夠的底氣說自己將燕王府內外大小事務處理的井井有條,可葛誠這人最大的缺點卻是始終讓朱棣有些不太放心。
貪,還不是一般那種簡單的貪,葛誠是什麼都貪,什麼都想貪,貪財貪色貪權,貪心程度為朱棣平生所見之罪,還沒有哪個人能夠像葛誠這樣貪婪的。
可葛誠的貪是個人的劣根性,他自己還是可以強行抑制住的,也正是因此,朱棣才繼續讓他留任右長史的位子,平時一些細小的瑣事貪掉也就沒有放在眼裡,反正葛誠很清楚,什麼該貪什麼不該貪,這一點他可是明確的很。
但這樣終究還是掩蓋不了他的個人問題,所以哪怕以前朱棣還算是倚重於他,可始終未曾將葛誠真正的放在自己心中可信任的人當中,甚至他連宿衛司的一些宿衛都比不上,這就是一個人貪婪成性的弊端。
不過這個毛病是葛誠從小家庭情況所造成,早就已經成為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要說什麼改掉,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按理說葛老長史一輩子兩袖清風,遵循禮道儒風,矜矜業業克己復禮以為仁,是典型的君子之人。
雖然其為人刻板了一些,做事要求也有些死板不講變通,到老了更是嚴重的不行,時常都讓朱棣退避,免得被葛老長史逮住就是一通長篇大論的說教,這你還不能反駁,因為人家每句話都是引經據典條理清晰,還都是為了你好,朱棣又不是蠻不講理的人,怎麼可能說翻臉就翻臉。
可哪怕葛老長史再怎麼囉嗦死板固執,堪稱燕王府裡最硬最醜的那個老古董,他卻始終堅守著自己數十年來未曾改變的底線和心中信念。
然而也恰恰是因此,葛老長史對於自己後代的教導方面就顯得有些異於常人,最起碼葛誠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有些太過於禮記刻板,而且還一直強調清廉節儉生活。
如此教育雖然看起來很好,也有可能教匯出一個和葛老長史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真正君子,可萬一要是接受不了這樣的教育,內心最終崩潰,而悄然產生了變化,就會如同今日的葛誠一般。
初接觸葛誠之時,指揮覺得此人踏實勤懇,易於交流誠實可信,能力更是不俗,最起碼擔任燕王府右長史還是可以勝任的。
可若真要長時間深入接觸下去,那麼就會發現葛誠掩蓋在表面形下之下的那真正惡劣的品性,也就是貪。
財,色,權等等等等,反正只要是葛誠能夠接觸到的,基本上都會勾起他心裡的貪念,而且只要後果能夠在把控之內,那麼有多少他就會貪多少,一點都不會有剩下的。
但葛誠也很清楚,他深刻知曉自己的一切權力都來自於燕王朱棣,所以什麼可以貪什麼不能貪,燕王朱棣的底線又在哪裡,貪多少才是最合適的,這一點葛誠把控的明明白白,也是為什麼朱棣很清楚他的問題,卻仍然能夠用他的原因。
按照朱棣老子,也就是先帝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說的,人要是完美無缺,那是聖人,而天下最不需要的恰恰正是聖人,為天子者表面上需要尊敬聖人,可心裡卻一定要敬而遠之忌憚深之,因為當一個人真正無慾無求的時候,恰恰是他心裡野心最大的時候。
而反之,如果表現出足夠的陋習弊端,那麼只要還在自己的心中底線以上,只要此人還對自己有用處,那麼便可以忍受也可以接納,因為有陋習才能夠更好的加以掌控,既然你葛誠貪錢貪色貪權,那麼我朱棣就給你錢色權,只要盡心盡力的辦事,什麼不都好說,這樣才能夠更好也更大的利用人才。
葛誠現在就是被朱棣捏在手裡的一個,朱棣很明確的告訴葛誠,只要這一次他送信去京城,回來就是一份重賞,如果還能帶回三位世子殿下,那麼重賞之上再有重賞,這就是他朱棣的承諾,也是葛誠盡心辦事的動力所在。
所以現在在京城裡,葛誠別的不想,就是想盡快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