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青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4章 削藩(五十四),大明軍侯,冼青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得不說,朱允炆這一手確實高明,懸而不決便是一種表態,朝廷百官當中有資格有能力提及這方面的臣子們,也全都是堅定站在朱允炆這邊支援削藩的那一類人,剩下的勳貴武將們,他們內部尚且還沒有完全統一想法,又怎麼可能去在乎幾個沒有主人的親王爵位呢。

可以說到現在為止,朱允炆整體的削藩計劃已經大致上進行了一半了,雖說剩下的親王數目已經不足半數,可又時候量未必就能壓的過質,別看剩下的親王數量不多,但卻仍然有幾位攘夷塞王在,尤其是最讓朱允炆所忌憚的北平燕王朱棣。

手中兵馬數萬,精兵良將成群,於北地邊軍當中名望聲勢無人能及,說一句大逆不道的話,可能在朝廷和燕王這兩種選擇之下,燕王朱棣的比重都有可能比朝廷的分量還要來的更加沉重一些,這就是朱棣在北平這麼多年所積累下來的力量。

別以為他是靠著自己皇室身份親王爵位才能夠有這般成就,不可否認這是朱棣壯大至今的基礎,也是他能夠做出後續事情的立根之本。

可實際上真正能夠讓朱棣稱為大明呼聲最強名望最高的藩王原因,還是在於朱棣自己的身上,在於其不畏死不懼難的一次次帶兵出邊作戰,在於朱棣為大明剪除了多少邊患隱憂,保全了大明多少邊鎮百姓,為疆域的穩定和國家的安康付出了不小的努力。

這是朱棣靠著自己的指揮,靠著他麾下三護衛兄弟們一刀一槍悍不畏死拼殺而應得的名譽,也是朱棣自己身為大明皇族,被先帝授予親王爵位為九大攘夷塞王的責任所在。

可以說朱棣能夠有今日的地位和成就,是和他自身的原因分不開的,來自其他人的幫助什麼,這些基本上都可以忽略不計。

或許有人會說要是給他這麼高的起點,那他也有可能做到朱棣這樣的成就和地位,但是這依舊只是有可能而已。

更別說朱棣自己所付出的代價就真的小嗎,站在一旁不費力氣的說大話這誰都會,笑話一聲也不過是如此罷了,但卻要真正站在那裡,手中真正掌握著數萬士卒的生命,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決定著成百上千人的生死存亡,這種壓力又豈是什麼人都能夠承擔的了,甚至連朱棣也是一點點磨鍊起來的,他也並非天生就是這麼能幹。

也正是因此,在朱允炆的心裡一直將這位燕王皇叔當做是最大的隱患假想敵,暗中沒少埋怨先帝留下這麼一個尾大不掉的麻煩給自己,卻從來沒有想過這削藩的主意本就不是先帝的意思,又何來留下遺患這一說呢。

現在朱允炆覺得如燕王朱棣,寧王朱權,遼王朱植等攘夷塞王是天大的麻煩,可是他卻未曾想到,這些藩王原本就只是在自己的封國地界帶著好好地,也並沒有要跳起來造反的意思,更沒有明目張膽的反對朝廷。

甚至就連被錦衣衛發現要舉旗造反的代王朱桂,這個莽夫也更多隻是因為朝廷逼迫太甚,因為朱允炆削藩進行的一而再再而三,給朱桂莫大的壓力,還有前面幾位的前車之鑑,朱桂怎麼也不想到老了得到一個庶人被囚的下場,所以他的舉兵造反之心,朱允炆要擔著一大半乃至八成的責任……

但是就算現在想要停下削藩政策顯然也是不可能的了,單說朱允炆會不會同意,就是朝廷中那些站在朱允炆這邊的大臣們也絕對不想削藩就此終止,他們或許不是針對大明這些藩王,而僅僅只是因為古時各種藩王作亂的隱患,因為那些歷歷在目的史書記載,心裡頭有天然的擔憂。

當初朱元璋定下這般國策基調的時候,便有人諫言過,可先帝卻未曾聽進去一言一語,他堅定地認為不將兵權下放給外姓武將,這天下怎麼說都是老朱家的,再有皇親貴族鎮守四方,正統嫡系的太子克承大統,大明天下必然會因此而安穩無憂。

這本來的想法卻是不錯,可先帝卻恰恰忽略的一個細小的問題,那就是他朱元璋能夠壓服一切,卻不代表自己的子孫後代們也能夠鎮壓的了一切,也完全沒有把握這些被分封出去的藩鎮諸王的後代能夠一直對朝廷宗室保持著忠心態度啊。

很顯然,現在的朱允炆就是這樣一個最典型的例子,他一方面覺得自己年少威望不夠,皇權的無上聲威在自己手裡根本就沒有辦法發揮出哪怕一半的力量,所以才這般想要痛快削奪大明藩王,當然也有他受到眾多儒家思想教育的原因,種種先例都在警示朱允炆,大明這些手中有兵權的藩王,全都是將來的隱患和麻煩,就算這一代沒有什麼差錯,可是誰又能保證他們世世代代都是如此呢……

與其亡羊補牢,還不如先下手為強,更別說這亡羊之時狼以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這個江湖有點皮

大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