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青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3章 國行大葬,大明軍侯,冼青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素衣白縞,莊而端重,大明皇朝第一任皇后的葬禮這一天開始了,停靈四十九日,梓宮出葬於鐘山孝陵,各部儀仗,文武百官,親王嬪妃等盡皆素服而立。
雖然朱元璋很想親自為愛妻抬棺但皇家制度堅決不允,無奈只得交與數十名宮人把馬皇后的靈柩從几筵殿抬出。
不過既然大宗正院的那群老傢伙已經阻止了一次朱元璋拿著第二次可就沒有理由了,行國之大喪禮儀為皇后葬,就算他們再看不過眼也改變不了這已成定局的事情。
雖然馬皇后臨終前說過不要鋪張浪費,檢薄送終即可,但朱元璋又豈能真會如此,他為了自己的愛妻最後一程走的風風光光,不僅僅是制定那十六條喪儀制度,而且還實行了大明皇朝迄今為止最盛大的國葬之禮。
就在這出殯之日當天,從大殮開始全城廟宇的擊鐘三萬杵也正正好好的完畢,為皇后娘娘造福冥中,全程萬千百姓也早已素服白帶跪拜於南京城的大街上,跪拜在這出殯隊伍的必經之路上。
沒有人組織,全都是百姓們自發的行為,由衷於心的為他們愛戴的皇后娘娘送行,這位仁慈賢明的馬皇后值得這萬千民眾如此。
禁軍甲士組成的衛兵之掌旗執幡在前方開路,和尚道士錘打著響器發發號跟隨前進,靈柩前由親王朱樉執引幡為前導,五歲的皇孫朱允炆手捧著神主位,太子朱標披麻執杖三步一叩首,九步一跪拜。
而後跟隨著列為身穿孝服喪衣的親王公主,宮人們穩穩地扶靈柩而行,文武官員送葬的隊伍按照官秩品階排列成隊,命婦們也都依次位列,隊伍緩緩地向著城外鐘山而去。
‘轟隆!’一聲響雷震天,本就陰沉的天空此時更是烏雲蔽目,風呼嘯而起,雨蕭然落下,電閃雷鳴之際大雨瓢潑,可就算如此百姓們依舊沒有離去,男女老幼披著蓑衣帶著斗笠頂著大雨安安靜靜的等待皇后的靈柩過去。
而這一聲雷卻讓朱元璋眉頭一皺,自己的愛妻大喪出殯之日,然而天公不作美,風雨俱下,這使得本就心結鬱悶痛苦不堪的朱元璋更加心煩,一股悲憤之火由心而生,正是需要發洩的時候。
巧的是為馬皇后喪禮佛事主持的宗泐和尚就在他的身邊,當下準備拿他做出氣筒洩一洩火。
“宗泐,朕問你!今日乃是皇后的葬禮之日,上天又是颳風又是下雨,是不是有什麼不好的意思!你既然號稱佛家高僧主持身份,那就給朕好好的解釋解釋,如果你解釋的明白朕滿意的話你和你的佛廟安然無恙,但要是朕不滿意……你人頭落地!”
朱元璋陰沉著臉,冰冷冷的聲音在宗泐耳邊響起。
宗泐作為佛教高僧養氣靜心的功夫自然是到家的,寵辱不驚波瀾不動,不過其內心卻也是稍有忐忑,他面對的是誰,是暴怒嗜殺的朱元璋,是專權蠻橫的一代大明天子,就算是他的佛家精義再精通再深明在面對朱元璋的責問時也不免有些氣短。
不過其畢竟為當世高行沙門之首,人情世故自然是十分老練,在靜思片刻之後便有了答案,不慌不忙的合手躬身回答說:“聖上容稟,依貧僧愚見,這漫天大雨實乃上天在為皇后娘娘的去世而悲痛流淚,這震耳之雷鳴是為大地在為皇后娘娘去世而致以哀思,至於我們這些西天佛子眾則是今日一起來恭送馬如來一程的……”
‘雨落天垂淚,雷鳴地舉哀。西方諸佛子,同送馬如來。’隨後他便輕聲念除了這段五言詩。
朱元璋聽後皺著的眉頭也消散了,心頭這股怒火也算是被宗泐化解了,這高僧不虧是高僧,借天,借地,借佛身,巧妙地將天時化為天地之悲,將自己等人貶低而抬高馬皇后,也算是一等一的機變之徒。
朱元璋也沒再多言語,宗泐也暗暗鬆了口氣,這一關算是渡過了,他的人頭也就抱住了,而這只不過是馬皇后出殯路上的小小插曲,在兩人一問一答之下也就這麼揭過去了。
隊伍緩慢的前行,在南京城時烏雲遮天,但現在卻變得晴空萬里,這老天爺的變化還真是莫測無常。
出了南京城這漫長的送葬隊伍後面卻多了不少人,其中有富商,有士紳,有自發跟隨的百姓,浩浩蕩蕩的一路而行。
送到這裡,朱元璋便不能再跟下去了,此時的他被老太監攙扶著,看著漸行漸遠的隊伍,聽著哀樂的奏響,悲傷之意再一次湧上心頭。
可他又能如何,人已逝,他的秀英已經永遠的離開了他,告別了塵世的繁華和紛爭,鐘山孝陵那冰冷冷的地底幽宮成為了她最後的安息之地。
“秀英……你先在鐘山稍稍待一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